之前碰到一位患者,自觉头晕目眩,周围的东西都在旋转,医院,排除了耳石症,眼源性,高血压,脑部疾病导致的眩晕。
他是典型的痰湿体质,四肢瘦,肚子大,也是大家常听说的梨形身材。除了眩晕的症状还伴有肚子胀满,食欲欠佳,口中黏腻,大便不成形,容易挂池,舌体胖大,舌质淡白,苔白腻,脉滑。
诊断为痰湿中阻型眩晕,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加减,一个月后,症状明显缓解。
半夏白术天麻汤
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来源于《医学心悟》的半夏白术天麻汤,原文为“痰厥头痛者,胸肺多痰,动辄眩晕,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”,由此可知,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治疗痰浊引起的眩晕头痛。
临床剂量为清半夏,天麻、茯苓、橘红,白术,甘草。
本方二陈汤的基础上增加了天麻和白术,具有化痰止眩的作用。
我们今天聊的眩晕,主要是由于痰浊引起的。有一句话叫作百病皆由痰作祟,这是因为痰就像个流动作案团伙,流窜到哪里,哪里就出问题。
如果在关节处,就会出现关节肿胀,疼痛在肺部,就会出现咳嗽咳痰,如果到了头部那就是眩晕了。
痰是怎么来的呢
?脾胃功能虚弱,消化食物功能减弱,布散水液能力降低,使水液停聚在体内,形成了痰浊。如果脾胃功能正常,就可以把水谷运化掉,被人体吸收。
痰浊流动至头部,阻滞了头部的气血运行,出现了头晕。
所以第一步就是清理掉这些垃圾。
我们用到的是半夏,半夏这个药是天南星科植物,性味辛、温;有*。
因此临床上多用炮制过的清半夏,能够将痰浊化掉,祛除体内的痰饮。临床上常与瓜蒌、生姜一同使用。不宜与川乌、附子等同用。
此外配以陈皮,作为干燥后的橘皮,具有健脾胃,行气血,祛湿化痰的作用。增加半夏化痰的作用。
白术、茯苓具有补益脾胃,淡渗利湿的作用。脾胃功能正常,有助于我们获取营养,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活动。可以用于消化不良,脘腹胀满,水肿等症。
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出现痰饮的原因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标本兼治。
天麻又称为定风草,是兰科植物的块茎,甘缓质重,性平,形似土豆,因此不易被风邪干扰,具有平肝熄风,柔肝止痉,通筋活络的作用。
可以治疗肝阳上亢、肝风内动导致的眩晕、肢体疼痛麻木麻与手足不遂等。
甘草甘润,具有补中益气,缓和药性,调药和中的作用。
本方应用
▋眩晕
眩晕多表现为头晕眼花,头重脚轻,甚至天旋地转,容易跌倒,只能躺着,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。
病因病机多为风动与痰湿,风是自由且灵动的,它肆意流动,无处不在。我们可以通过湖水表面的波纹看到风的形状,也可以通过晃动的树枝感知到风的存在。
而在人体中,风邪就体现在游走不定,无处不在,出现眩晕头痛,瘙痒麻木等症状。
汉代张仲景认为,“心下有痰饮”“膈间有水湿”是导致眩晕的原因。在气的推动下,痰浊至巅顶,入脑,蒙蔽脑窍而致眩晕。
此外,气虚则气化功能失司,津液输布失常,聚而生痰。阳虚则阳气不能上至清窍,濡养头面,则出现眩晕、健忘等症状。
脾胃就好像是三通管,控制着我们摄入的水液和食欲,当他们到达脾胃的时候。消化后再进行二次分配。
向上输送至肺及皮毛,向下输送至膀胱和肾。当这个“三通管”出现“锈住”的情况,水液和食物出现停留。
且输送速度变慢。时间久了,互相作用之下,形成了痰饮。痰饮又会让脾胃这个“三通管”卡顿情况加重,如此恶性循环,出现肚子胀满,没有食欲,口黏,大便不成形,容易挂池的症状,以及舌体胖大,舌质淡白,苔白腻,脉滑。
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化痰,息风止眩,可以治疗眩晕。临床上多加葛根,钩藤(后下),生姜。
通过半夏、陈皮化掉痰浊,茯苓白术补益脾胃,天麻钩藤去除风邪。诸药合用,可以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。
▋高血压
高血压患者较为常见,多表现为后颈部僵硬、眩晕、头痛等。中医认为痰湿体质是诱发高血压的病因之一。
由于患者长期高盐高脂饮食,导致脾胃功能失常,水饮停聚,形成痰饮,堆积在血液中,随着血液向四处流动,这些杂质使血管变窄,在流动的同时对血管壁产生了更多的压力,从而出现了血压升高的现象。
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够化痰降浊,从而起到降压降脂的作用。
临床上在本方基础上加丹参、以活血化瘀,川芎以行气活血,蔓荆子以清利头目。
▋偏头痛
偏头痛多发生在青年女性,患者常出现偏侧头痛反复发作等症状,一般持续4~72小时。
中医学将偏头痛纳入“头风”等疾病范畴,痰浊证是偏头痛临床常见证型之一,多由于患者饮食无常,暴饮暴食,导致脾胃功能失常,水饮停聚,化为痰饮,痰浊瘀滞在脑窍,出现头痛。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化痰止痛治疗本病。
此外,现代研究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偏头痛患者,可以去除体内痰浊,有效缓解头痛。
临床上多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基础上,加川芎,延胡索,竹茹。加川芎延胡索,可以行气活血止痛,竹茹可以增加本方祛湿化痰的作用。
▋藿香荷花茶
荷叶,藿香。
可以化湿祛浊,清肠排便,消脂减肥。适于肥胖人群。
此外,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扁豆,冬瓜,茭白,海带,生姜,丝瓜,桑葚,木瓜等。
▋艾灸去湿
艾叶具有散寒祛湿的作用,制成艾条后,通过熏三阴交、阴陵泉、漏谷等脾经的穴位,温通阳气,促进血液运行,散寒祛湿。
▋拔罐
通过拔罐,可以缓解肩颈部肌肉紧张疼痛,促进血液循环,去除体内风寒湿气。
▋注意事项
1、阴虚阳亢引起眩晕头痛者慎用。
2、宜饭后温服,不宜空腹冷服。
3、忌食寒凉食物、忌饮酒。
分享中国中药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