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处暑暑邪已尽,需防秋燥 [复制链接]

1#

从处暑开始,气温逐步走低的趋势进一步明显,秋意也一天天变得浓郁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所以“处暑”这个节气,宣告着炎热的暑气终于正式结束,而秋天的主气“燥”,也开始占上风。

燥邪,与暑邪一样,同为六种外感致病因素(即六淫)之一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“燥胜则干”的论述,所以到了秋天,我们总是会觉得皮肤好像有些干涩;鼻腔有时候也干干痒痒的;明明没出什么汗还总是想喝水······这些都是因为燥邪侵袭人体,加上秋天主收,我们体内的津液经过夏季的耗损,开始收敛而不外泄,减少了对口鼻等孔窍的濡润,所以就容易出现干燥。

燥邪最容易侵袭的就是肺脏。中医里说,肺为娇脏,意为脏腑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。肺脏外合于皮毛,开窍于鼻,与天气直接相通:所以外邪侵犯人体,不论是从口鼻而入,还是侵犯皮毛,皆易于犯肺而致病。而燥为秋令主气,与肺相应,故燥邪更加容易伤肺。燥邪犯肺,会使肺失滋润,影响肺主气机的功能,所以常出现干咳少痰,或痰粘难咯等症状。同时,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,影响津液输布,故而会出现皮肤及口唇鼻干燥,甚至小便短少、大便干燥等。

但是燥邪致病,不单单只有干燥和伤津液这么简单。与属阴的寒邪和属阳的热邪相比,燥邪属阴中之阳,既可以与热邪相结合,发为温燥,又可以和寒邪共同侵袭人体,发为凉燥。针对温燥与凉燥,我们预防养生的方法也不一样。

虽然处暑过后暑邪已尽,但温度仍带着几分未尽的燥热。而且我们常说秋天秋高气爽、万里无云,此时空气穿透性变强,阳光就显得格外毒。暴烈的秋阳使燥与热相合,就会发为温燥。因此,温燥除了有干咳、声音嘶哑、鼻唇干燥等不适,还会因热灼伤肺络,伴有咽喉痒痛、胸口痛、流鼻血、痰黏难以咳出甚至带有血丝。

所以,温燥才需要用上秋天常备的养阴润燥的滋补津液之品。我们可以早晚用一些滋补肺阴、清除燥热的食材,比如:银耳、百合、杏仁、莲藕、莲子等入粥食用。也可以煮一些润燥止咳的雪梨汤:把雪梨连皮一起切片放入水中,再加10克茅根共煮20-30分钟,也可视口味加入润燥的蜂蜜。如果已经有比较严重的温燥症状,建议再加入疏散风热、清热解毒的桑叶、菊花各10克,清除热邪。

但凉燥却是另外一种现象。随着气温下降、秋意渐浓,早晚温差大,如果不注意增添衣服,就容易受凉风侵袭出现凉燥。凉燥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津液不足,还有受凉以后,因为寒主收引而气机凝滞,导致了津液不能输布到全身。这个时候,我们除了感受到鼻腔口唇干燥,还会有怕冷、流鼻涕、头痛等伤风感冒的症状。所以凉燥就不能再吃清凉养阴的食材和药物,而是要用温热、辛通之品促使津液生发,让它正常地流通到全身。这个时候,可以用上苏叶、桔梗、杏仁、生姜等温性的药各取10克煮水饮用,以此宣肺理气。再配合泡脚、艾灸等稍稍发汗,从而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,使津液得以输布,燥邪得以缓解。

处暑的到来标志着暑热开始退去,气温也逐渐变得和缓舒适,但秋燥也需要我们重视起来。所以,记得在丰收的季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,远离燥邪侵扰,一起愉快度过这个秋天吧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