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翟店镇南舍村的种植现场,二三十名栽种人员正在栽种生姜。 王瑞军 摄
中新网太原4月10日电题:山西潞城的生姜“致富经”
作者杨杰英王瑞军
“农人惜春栽种忙”。天气逐渐回暖,正是生姜种植的最佳时节。近日,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翟店镇南舍村的种植现场,二三十名栽种人员正在栽种生姜。他们用微耕机平整土地、挖坑,播撒底肥,熟练地把挑选好的姜种等距离、同方向放入土坑中,并薄土填埋,各项工序有条不紊。
在基层农村,乡村振兴如何破题?潞城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,着眼全产业链培育,支持建设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绿色生产基地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,扶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综合利用,培育新兴业态模式,推进产业深度融合,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。
潞城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,着眼全产业链培育,支持建设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绿色生产基地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。 王瑞军摄
生姜适应性强、好管理、产量高。农历三月栽种,九月长成,六个月生长期。每年一种一收,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作物高很多,市场前景好。但因为潞城当地没有种植生姜的经验,面对好的项目,村民只能望而却步。常年在长治打拼的安徽商人姚文邦一直在琢磨如何改变这种情况。
“选择这里,我们和村里前期都做了很多考察,这里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生姜,我们老家有种植生姜的传统,就是要带着经验和技术,带领当地村民实现致富增收。”姚文邦告诉记者。
年初,原本在安徽阜阳做农业产业的姚文邦,想在潞城找一块地方开发种植生姜,经考察翟店镇周边几个村都十分适合,当年便流转了几十亩土地,开始试种,但是由于水肥、病虫害防治、气温原因,长势并不是太好。
今年春季,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,姚文邦总计投资多万,在翟店镇南舍村、东天贡村、小天贡村总共流转土地余亩,主要用于生姜种植。为了保证生姜生长的温度和产量,发展了大棚种植生姜,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,专门成立了邦恒养殖专业合作社。
生姜种植、加工、销售,进一步延长产业链,潞城区在推进“产业富民”和乡村振兴中。 王瑞军摄
“土地流转一年,每亩地元,当天签合同当天付钱,我们很爽快。”姚文邦说,生姜种植也因此在这里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,产业发展更加“顺风顺水”。
种植生姜,地要“富养”,前期的底肥十分关键。为了保证生姜产量,姚文邦从泰国购进了肥料,从山东精选了姜种,还专门从老家请来了17名经验丰富的老“姜农”。他们不仅做好前期种植,还对当地村民进行栽培技术指导。“教会村民种植,以后就能走‘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’发展模式。”姚文邦如是说。
据姚文邦介绍,除了技术栽种工,生姜种植每天还要日常的管护工,这样能解决当地50余人的剩余劳动力。东天贡的王天菊在这里工作三天,便学会了挑选姜种、施肥,干活越来越“上手”,每天工资60元,还能现结,十分开心。
“不仅有租金拿,村民还可在家门口务工,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,也是我们引进生姜种植加工的初衷。”翟店镇小天贡村党支部书记牛忠安说,除了生姜种植,姚文邦和小天贡村合作,流转土地种植菊花黄瓜、西红柿、水萝卜等。“菊花产品市场也很不错,而且我们有技术和经验,后期也是要进行加工,做成产业。”
姚文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每亩生姜产量在——0斤。按照目前市场批发价每斤3.5元,除去前期的大棚、种子、人工投入,一亩地纯收入达——10元。而且,鲜姜采收完,还可以种植洋葱,一亩地也能收入元。
对生姜销售,姚文邦也有自己的打算,除了应季的鲜姜供应市场外,还计划搞生姜加工,做姜粉、姜汁等产品,目前已经完成工厂的选址,就定在小天贡村,预计今年7月份建成投入生产。
生姜种植、加工、销售,进一步延长产业链,潞城区在推进“产业富民”和乡村振兴中,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引进发展特色种植,走出一条农业增效、村民增收的新路子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