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羊肉搭药配素更温阳 [复制链接]

1#

羊肉有山羊肉、绵羊肉、野羊肉之分,古时称羊肉为羖(gǔ)肉、羝(dī)肉、羯肉。它既能御风寒,又可补身体,对一般风寒咳嗽、慢性气管炎、虚寒哮喘、肾亏阳痿、腹部冷痛、体虚怕冷、腰膝酸软、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,最适宜冬季食用,故称为冬令补品,深受欢迎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羊肉具有“暖中补虚,开胃健力,滋肾气,养肝明目,健脾健胃,补肺助气”等功效。因此,常吃羊肉可以祛湿气、避寒冷、暖心胃、补元阳,对提高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。俗话说“冬吃羊肉赛人参,春夏秋食亦强身”。羊肉“搭药配素”,温阳的功效就更强了。

搭药。中医认为,“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”。对于腰膝酸软、夜尿多、阳痿、易感冒等肾阳虚患者可搭配制附片,或配以仙茅、淫羊藿等中药;对于腹中寒痛、体虚者,可搭配当归、生姜,如当归生姜羊肉汤。具体做法:羊肉克、生姜克、当归克、胡椒面2克、葱50克、料酒20毫升、盐3克,当归、生姜用清水洗净切成大片;羊肉去骨,剔去筋膜,入沸水氽去血水,然后捞出,切成5厘米长、2厘米宽、1厘米厚的条;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,将切好的羊肉、当归、生姜放入,旺火烧沸后,撇去浮沫,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透即成。此方适宜病后虚寒、面黄憔悴者食用。本方取羊肉温中补虚、当归补血、生姜温中健胃的功效,可用于脾胃虚寒、腹痛胁痛或气血不足、中阳不振(指中焦脾胃阳气虚弱)之证。《证治准绳》同名方中,加入黄芪,补益之力更强。

配素。羊肉性温热,常吃易上火,中医讲究“热者寒之”,所以吃羊肉应该搭配凉性蔬菜,以起到清凉解毒、去火的作用,如搭配白萝卜。羊肉和白萝卜是绝配,主要有三点:第一,萝卜可以去羊肉的腥味、膻味;第二,萝卜配羊肉,荤素搭配合理;第三,萝卜可以吸附一部分羊肉中的脂肪。而且,白萝卜味甘性凉,有清凉、解毒、去火的功效。具体做法:羊肉克、萝卜克、香菜1棵,酱油、绍酒、精盐各少许,色拉油一大勺,食用油适量,葱1棵,生姜丝若干。先将羊肉洗净切片,用酱油、绍酒浸入味;萝卜洗净去皮切片,香菜切碎;用色拉油将葱、羊肉炒一下,加入适量清水,放入萝卜,中火40分钟,下香菜用盐调味即可。此食疗方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。

需要提醒,羊肉虽滋补效果好,但食用有一定禁忌。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;水肿、疟疾、外感、牙痛及一切热性病症者禁食;红酒和羊肉是禁忌,一起食用后会产生化学反应;羊肉与西瓜也不能混合食用,食用后会发生腹泻。

来源:生命时报

作者:王向军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