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越婢加半夏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[复制链接]

1#

越婢加半夏汤(《金匮要略》)

麻*18g石膏24g生姜9g大枣15枚甘草6g半夏15g

用水先煮麻*,去上沫,内诸药,汤成去滓,分3次,温服。

肺胀,咳嗽气喘,目如脱状,脉浮大者。

咳嗽气喘,目如脱状,是本方主证,按脏腑辨证,病位在肺;按气血津液辨证,审察基础物质盈虚通滞,属肺气不宜,津凝不布;脉浮而大,按病因辨证,属外邪相加;按八纲辨证,病性属热,所以此证属于外邪内饮,壅滞于肺。肺主气,主敷布津液,通调水道。若外邪相侵,肺气闭郁,既不能敷布津液于体表,又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肾系,水道被阻,雍滞于肺,遂成外邪内饮机理。肺气闭束,宣降失常,引起津凝为饮;水饮停聚,阻于三焦,又影响肺气宜降,由是肺气上逆呈为喘咳。目由肝系之膜层层包裹而成,与手少阳三焦联为一体,水阻三焦,影响目系,故目如脱状。

外邪内饮,肺失宣降。

宣肺涤饮法。

外寒内饮,肺气不宣,当宣肺气之郁,逐停蓄之饮,俾肺气宣降,水饮涤除,诸症可以缓解。本方重用麻*宣肺,不仅外解表邪,内行水饮,消除致喘原因;通过宣肺作用,又能治疗喘咳。半夏、生姜祛痰降逆,增强麻*降逆涤饮效力。石膏辛寒,配入方中,一则制约麻*发汗,一则清其郁热。佐甘草、大枣和养胃气,预防石膏寒凉害胃,反映了石膏监制麻*发汗,甘草、大枣监制石膏害胃的层层相制结构。气喘兼见目如脱状,是气隧挛急较甚征象,经隧均属肝系筋膜组成,重用甘草、大枣也有“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”的意思。

本方原著麻*用至六两,重于所有平喘诸方。重用麻*目的在于宣肺涤饮,但须石膏监制才不会有过汗之失,用时可加重石膏用量。或谓,此方使用甘草、大枣,一般均从和中护胃去解释它的作用,今谓二药有甘以缓急之功,是为气喘而设,涉及肝,似有牵强附会之嫌。须知古人将五体结构分属五脏,系从长期临证观察中来。过去医家虽未将气管痉挛与肝联系起来分析,用柔肝缓急的白芍、地龙、甘草、大枣等药治疗喘咳的古方,却比比皆是,这就说明气管虽属肺系,也是肝系筋膜构成。明白这一道理,对肾系挛急而呈小便淋痛使用甘草,心系急迫而呈惊悸使用甘草、大枣,脾胃挛急而呈呕吐、腹痛、泄泻、里急后重使用白芍、甘草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《方舆親》云:“哮喘经日失治,痰气益盛,见目胀出,或鼻鼓扇者,然脉浮大,是阳热之候,所谓肺胀证也,越婢加半夏汤二三剂,可以取效。

越婢加半治喘方,麻膏草枣夏生姜,

肺失宣降呈肺胀,宣肺涤饮力能康。

编辑/明德小全

点击阅读原文,进行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