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伏后20天里,一年最宝贵出汗季,坚持每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看酒渣鼻好的医院 http://m.39.net/pf/a_8733703.html

今年的伏天时间更长些,

初伏:

年7月16日~年7月25日

中伏:

年7月26日~年8月14日

末伏:

年8月15日~年8月24日

入伏之后,天气越来越热,但不少的朋友在炎热的天气里仍然会觉得手脚冰凉、精神萎靡、气色差、稍微活动一下就乏累……觉得身体不舒服,却说不上哪里出了问题……可能是体内阳气减少惹的祸!

俗话说「热在三伏」,入伏之后就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光了。但三伏时节又湿又热,动不动就一身大汗,黏黏的汗水不仅有异味还会弄脏衣服。于是人们想法设法不出汗、少出汗、在空调房里流连忘返。其实这样做不仅违背了人体的生理规律,造成身体*素无法顺利排出,免疫力下降,且夏天出汗少,关节炎、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反而会成倍增加……清凉一时爽,汗少损失大!

中伏后20天里,太阳是个宝一年中最宝贵的出汗季,体寒阳虚别错过

三伏天,该出汗时就出汗

夏三伏极热时,汗要多出,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,由汗而出,可保一年无病。——《传家宝》。虽然不必挥汗如雨,但身体在最热的时节自然出汗,不仅可以调节体温,也是在排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,并通过汗液代谢废物,让身体更清爽健康。

那么古人在三伏天是怎么出汗的呢?

不管男女,各种头风脚痒、风湿疮肿、新疾旧患,大病小痛的,只要在三伏天当天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(巳时9:00~11:00,午时11:00~13:00、未时13:00~15:00),裸身晒日光浴,都能根治痊愈。

不要穿衣服盖着晒,光着身子在太阳底下晒到汗流浃背就好。只是如果是第一次晒,一定会脱皮甚至起水泡,但也一两天就愈合了。

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方式,在最热的时节适当多出汗确实有利于身体健康。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,改善循环,有助于排出体内的风寒湿气,让身体更清爽健康。

出汗被动,出了也白搭

被动出汗在中医里,也叫做「静汗」,静止不动也出汗。这样的汗对身体而言只是浅层的自动调整,并没有太大的排病养生作用,而且一些异常的汗证,比如自汗、盗汗反而要引起注意。

主动出的汗,叫「动汗」,就是运动、劳作、艾灸,或者吃一些辛温食物让身体主动出的汗水。这种出汗相对于「静汗」,能帮助身体气血运行,把体内更深层次的寒湿排出去。稍微运动后出汗,会感觉神清气爽,这就是寒湿排出后,身体变通透了,气血运行更顺畅,人自然会倍感舒爽。所以,多出出动汗其实对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。

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,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。

你没听过“冬病夏治”,或者“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”?

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:受凉,如洗冷水澡、趟凉水、吹空调等,常吃冰凉的食物,如冷饮、冰镇水果等。

后果多严重呢?:有这样一个病例,一位30多岁的女性,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,每天都要吹空调和风扇,两年以后,她得了硬皮病,全身皮肤变硬变黑,并出现内脏损害,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严重后果。

伏天最耗阳气的五件事

古人认为:“春夏养阳。”这是因为,夏季自然界阳气最盛,人体的生长、发展也同时到达顶峰,阳气消耗特别大,因此要着重护阳。此时,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,稍有不注意,还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。因此,夏季养阳,一定要避免伤阳。

1常吃生冷寒凉的东西

喜欢喝凉茶、冷饮,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服用苦寒清热的凉茶,不管体质状况如何,这样都有损身体脏腑阳气,造成阳虚。

2爱吹空调

现在,商场、家里都有空调,到了夏天,人几乎一整天都待在空调环境中,阴寒之气频频侵入。如果平时缺乏运动或者根本不运动,出汗越来越少,久而久之就损伤阳气。

3休息不足

养生常言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”。所谓“张”,就是往外散,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、回归本位。如果经常熬夜打牌、唱歌等,或者烦劳过度,阳气就不能归位,只能慢慢耗散。

4缺乏运动

长期缺乏运动,不见阳光,极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。

5滥用抗生素

从中医的性味去分析,抗生素属于苦寒性质,容易攻伐阳气,致阳气不足,体质就变得虚弱了。

自测:你是否丢失了阳气?

1.你手脚发凉吗?

2.你感到怕冷,衣服比别人穿的多吗?

3.你吃凉东西会感觉不舒服吗?

4.你喜欢吃热的吗?

5.你尿量多吗?尤其是晚上尿多吗?

如果以上问题有一个回答“是”,就可能是阳虚体质。

动出阳气

推荐大家做八段锦的预备势——抱球桩。动作要领:练习者两脚开立,与肩同宽;上体保持中正,微屈膝;两臂撑圆,两掌合抱于腹前,指尖相对,相距10公分左右;百会上领,目视前下方。

练习方法:每次练习可在5-10分钟,早晚各练习一次。原理:动能生阳,也能耗阳,言谈、思考是耗阳的动,体育运动是一边生阳一边耗阳。

站桩要求心静、口不言、眼无视、耳无听、心无虑,一方面努力减少了阳气的消耗,同时又利用了动则生阳的生理规律,自然补阳的效果更好。

中伏天吃醋泡姜,补阳气

醋是收敛的,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,让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,姜温阳的性质还在,却避免了上火。更可以:

健脾胃,散寒湿:

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,食物吃进来,需要脾胃的运化,将精微物质输布给身体,为身体带来足够的能量,人的先天就像一罐子煤气,只能省着用,但是可以把脾胃来调好,用后天来养先天。

脾胃阳气充足,运化食物的动力就充足,阳气充足,人的湿气寒湿也就散的快,就像是太阳出来了,云开雾散,山岚间的湿气也不复存在一样。身体里的小太阳振奋了,才有力量去祛除湿气。

活血化瘀,更燃脂瘦身:

醋中含有醋酸,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,还有助于脂肪的燃烧,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。而姜呢,生姜中有很多姜辣素,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积,人们用小白鼠做实验,发现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。

这样一想,醋泡姜简直是双剑合璧,斩断脂肪的能力倍增啊。

难怪我最近吃醋泡姜之后,到了中午都不觉得有那么饿了,姜让人胃口大开,而每天早餐都固定几个内容,并没有增加饭量,血糖上升的缓慢,饱腹感增加了。

补肝阳:

中里巴人认为:醋是直接走肝经的,肝遇到酸就会收敛,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,收中有发,能提升肝阳之气。

如果你有慢性萎缩性胃炎,胃酸严重缺乏,或是吃的太过油腻的时候,腹泻的时候,都可以喝上一点,缓解不适。

如果没有时间自己来做醋泡姜,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。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,试吃之后,这款接近满分。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,良心手作,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。

好吃的姜,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,也爱上了吃姜,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。

无添加:酸是养肝的,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,需要用肝来代谢,肝反而受累,得不偿失。

老陈醋:姜要嫩的铜陵姜,醋要老的。泡姜的醋,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,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,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,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铜陵白姜:系铜陵“八宝”之一,多年生草本植物,一年生栽培作物。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,属白姜,排姜类型。鲜姜皮为白略呈*色,姜块成佛手状,瓣粗肥厚。姜指饱满,色白鲜嫩汁多,味辣而不呛口。铜陵生姜以“块大皮薄,汁多渣少,肉质脆嫩,香味浓郁”等特色而久负盛名。

每天吃3片,一罐可以吃15天,4罐正好可以吃上两个月。好吃的姜,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,也爱上了吃姜,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。

中伏后,出汗多,血液粘稠度升高。再加上室内外忽冷忽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。因为,醋是直接走肝经的,肝遇到酸就会收敛,提升肝阳之气,常吃醋泡姜不仅能驱散寒气,还能养胃、减肥、防脱发。”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