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东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://liangssw.com/bozhu/12746.html说起中医对*的理解,一定要从这个“*”字的本意入手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这样写道
/p>
“*,厚也。害人之草,往往而生。”
草怎么“害人”了呢?时代背景是农耕时代,草是农作物的大敌。因此人们痛恨草,“害人之草”的观念由此而来。“往往而生”描述草顽强、连绵不绝,且有稠密、茂盛的特点。就像古诗里说的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。
“*,厚也”,在中医学里“*”也反应着一种“厚”的状态。一种物质、能量在人体内滞留、发展,产生影响和变化,继而呈现出一种“过”的状态。这种“过”如同“厚”一样,具有局部积聚、难以排除的性质。我们来看看,在中医里的“*”是怎样表现的?
中医的*分四类
1物质层面的“*”
比如相思豆、砒霜等,这些对人体有直接*害的物质,还有很多*虫、*草等等。对健康人来说,这些偏性比较大的物质,对于患病的人,有时候还可以用来纠偏,比如便秘之人用适量的巴豆对他就是“药”。“*药攻邪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2气候环境的“太过”
风霜雪雨、日晒、冰冻,或者就是中医中讲的“六淫”,风、寒、暑、湿、躁、火,气候环境的太过和不及,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,造成局部积聚,或者形成某种偏颇的体质。
3情志之“*”
压力,争吵,焦虑等等,都是心理上的“*”。心理上所受的“*”,也会使人们更容易遭受这类身心疾病的侵扰。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都与身心不健康有相当的关系。
好消息是:心理上的“*”,他们自己能“解”。医生总会病人,要保持乐观的心态,也正是这个道理。
4吃的不对会积“*”
生冷过度会降低肠胃的消化能力。过食肉类、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,会产生不完全代谢的废物,也就是痰饮,是导致三高的重要原因。口味偏咸,会提高血液的渗透压。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痰饮和瘀滞。
所以,中医所指的*,造成人体不良状态的物质,在人身体里蕴积不能疏散,郁久顽恶,厚积超过常态的都是*。
小暑节气抓紧排*
中医讲的“*”是一个广义的,辨证的概念。它可以存在于中医讲的五脏系统,引起相应的病和证。从现代医学讲,体液、细胞、组织、器官,都会有各自的病理表现。要我们逐个排查,好像有点复杂,其实排*有一个简单、直接且有效的方法:
通畅肠道、尿道、汗腺,加上安神除躁,就是小暑节气的排*思路。
常在空调房也要适量出汗:姜枣茶
红枣6颗,带皮生姜2-3片。
开水冲泡,或煮水。
代茶饮用。
温阳、暖胃养血。
助消化的食方:白萝卜汁
取白萝卜g,冰糖适量。
把白萝卜洗净切碎,用洁净材料纱布绞取汁液,加冰糖溶化即可。
每日3次,每次冷饮40g
可宽中消食、清热凉血等。
助消化的食方:胡萝卜汤
胡萝卜克,盐适量(可不加)。
胡萝卜加水煮烂,去渣加盐。
一天分3次饮用。连服2-3日以上。
消食化积,适用于儿童消化不良。
肠道干净要常吃:南瓜糙米饭
糙米2杯、南瓜1/2个(约克)。
1.糙米洗净,加水3杯浸泡1小时,连同浸泡的水放入电锅,外锅加水1杯,煮饭。
2.南瓜去皮洗净、切丁,10分钟后拌入米饭中,同时加盐调味,略微拌匀再煮。
3.待电锅开关跳起,再焖片刻即可盛出食用。
养胃,通便。
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等元素,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,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便秘和肠癌。
利尿渗湿:冬瓜薏米汤
冬瓜克、薏米50克、干香菇1-2朵,料酒、盐、胡椒粉、姜片适量、葱花少许。
1.薏米洗净,清水浸泡至发软;冬瓜去皮洗净,切块备用。
2.锅里加适量冷水,放入泡好的薏米,姜片,料酒,大火烧开,改文火煮10分钟,之后加入冬瓜块,再煮8分钟,调入精盐,和少许胡椒粉,并撒上葱花,至冬瓜烂熟,调味即成。
也可加排骨、鸭子等同煮。
配料还可以增加海带,木耳等。
清热,利尿,祛湿
通畅消化道:洋葱杂蔬汤
洋葱克、圆白菜、绿花椰菜、胡萝卜、芹菜等各50克。番茄酱50克、牛肉丁50克、黑胡椒粉。偏好西式口味的,可加少许奶酪。
1、锅内加水,下牛肉丁,煮10分钟。
2、各种杂菜切丁,加入锅内,煮20分钟。
3、加番茄酱、盐、生抽调味。可加少量白糖。
4、出锅加黑胡椒粉。
佐餐食用。
健胃理气,解*杀虫,降血脂。
软坚散结+发汗:萝卜紫菜羹
白萝卜克洗净切丝,紫菜20克撕碎,陈皮5克,香菜,调料等。
1、白萝卜洗净切丝,紫菜碎撕。
2、萝卜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,加陈皮煮5分钟。
3、放入紫菜,适量加盐、胡椒粉调味。
佐餐食用。
助消化,软坚散结。适用于甲状腺肿大、淋巴结核。
祛湿+安神:茯苓饼
白茯苓(过目筛)、大米粉(或面粉)各
克、白砂糖克。
1、白茯苓粉,大米粉,白砂糖倒入面盆搅匀,加水调成糊状。
2、用平底锅,以微火摊成薄煎饼即可。
可做主食或零食。
健脾益气,安神。气虚体弱,纳少,便溏者,均可食用。
安神+养血:粉蒸藕
莲藕、粉蒸肉米粉。
1、盐和白醋(软化作用)腌1小时。
2、米粉(已混好调料),适当加点水。加入藕块拌匀,上锅蒸60分钟。
3、出锅撒葱花,即成。
佐餐食用。
开胃健中,养血安神。
安神+养脾胃:小米枣仁粥
小米克,酸枣仁粉15克。
小米煮粥,候熟,入酸枣仁粉,搅匀。可加糖或蜂蜜调味。
佐餐食用。
补脾润燥,宁心安神。治纳食不香、夜寐不宁、大便干燥。
安神+化郁:龙眼橘饼糖
橘饼、桂圆肉各克,白砂糖克,。
1、橘饼切丁,备用。
2、白砂糖,放在铝锅中,加水少许,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。
3、加入橘饼丁、桂圆肉,调匀,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,而不粘手时,停火,4、将糖倒在表面涂有食用油的大搪瓷盆中,待稍冷,将糖分割成条,再分割约小丁,即可。
做糖果食用。
理气养血,安神。适用于失眠,健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