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三个食养,让孩子养出好体质 [复制链接]

1#

换季时,气候上发生了很大变化。而在天气真正转凉后,之前埋下的病根就会爆发出来。

腹泻、便秘、感冒、咳嗽、鼻炎、哮喘等秋季高发病,总是反反复复,弄得孩子大人都难受。于是我们总能收到很多妈妈的留言说:最怕秋冬季节了,娃总是反复生病,要疯了……

秋冬是收敛收藏的季节,好好把身体的精华和能量收藏起来,来年春暖花开时,才有一个好的底子去升发阳气。但这个多事之秋,怎么养护?如何让孩子安稳度过呢?

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,就要及时调整日常的养护措施了,尤其是饮食。

人活一辈子,离不了五谷杂粮一日三餐,食物生于天地之间,接受天地之气的滋养生长,把它们吃对了,宝宝也才能茁壮成长。

在中医上,四季有四季的饮食规律,秋季的饮食到底要遵循哪些大原则呢?

主要有这几个方面:

最先想到的

一定是润肺润燥

秋天燥邪当令,所以饮食上第一大原则就是要润燥。这是在保护宝宝的哪个脏腑呢?是肺。在中医的观点上来说,肺属于“娇脏”,非常娇气,喜欢滋润讨厌干燥,而且不耐寒热,还怕浊气,很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。

那么秋天的燥邪一猖狂,就很容易耗损宝宝肺津、肺气,宝宝体内津液不足了,无法滋润到五脏六腑了,就很容易出现这段时间最常见的燥热情况,比如:鼻唇干燥、大便干结、舌质变红、口腔溃疡、手足心热等等。

妈妈们可以平时多观察一下,如果宝宝有以上身体情况,那就是在提醒你,需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,要多滋阴润燥,赶走秋燥。

哪些是比较常见的滋阴润燥的食物呢?大家都知道白色入肺,很多白色食物就有这样的妙用,比如银耳、梨子、山药、百合、玉竹、莲子、茯苓、麦冬等等,非常多。

推荐一个比较经典的秋季“润润汤”——银耳雪梨百合汤

银耳半朵、百合10克、雪梨1个,冰糖适量。

1.银耳用温水泡20分钟,将泡好的银耳去根,撕成小块。

2.雪梨去皮、核,切成小块,百合掰成小块。

3.将所有原料放入锅内,加入适量的水。

4.烧开后调成小火炖煮20分钟,倒入冰糖,搅拌一下即可。

这道宝宝馋妈妈爱的经典糖水,一到秋天,总是会出现在滋阴润肺的推荐食疗方名单里。三种入肺的白色食物,给宝宝的肺带去水润润。但也要注意,虚寒或者痰湿体质的,白痰多、易腹泻、舌头水滑、苔白腻、面色青白的大人孩子,就不大适合了。

疏肝柔肝也很重要

要多吃点酸味的

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说到:“辛入肺,酸入肝”,意思是辛味的食物会助长肺金,酸味的食物会助长肝木。

为什么呢?

这是因为在秋天,肺气本来就很旺盛了,再多吃辛味的,肺气过于上升,就会削弱它肃降的作用,肺气上逆,就容易引起咳嗽(燥咳偏多)。另一个是辛味容易助阳发汗,而秋天燥邪当令,如果宝宝的身体发汗过多,就容易伤阴伤津气,所以要少吃辛。

多吃酸,就是为了避免肺金太过,克伐肝木,才要适当增加进来入肝养肝的。带酸味的食物,它们往往是食物中最有能量的部分,有收敛的作用。

一些带有酸甜味儿的水果、食材,就比较适合秋冬来吃,比如水果,有葡萄、橙子、苹果、柑橘、百香果、山楂、乌梅、柠檬等等。

秋天是最多水果上市的季节,大自然早早就安排好了。我们不需要一刀切,可以根据宝宝身体实际情况灵活安排,有选择性地吃,或者在吃法上也可以更加巧妙些,把新鲜当季的水果煮来吃,水果茶、水果羹就是很好的选择。

推荐一个秋季酸甜水果饮——陈皮秋柠饮

陈皮1~2克、新鲜柠檬半个、冰糖15~20克(或者同等克数的蜂蜜)

1.将陈皮和柠檬放进养生壶或者煮水果茶的小汤锅

2.加入~毫升的水,水开之后煮20分钟左右

3.关火加入冰糖,和柠檬片一起浸泡出味就可以了

这个水果小饮虽然简单,作用却不少,有理气健脾的陈皮、下气和胃的柠檬、滋阴润肺的冰糖,整个搭配在一起,是在顾护脾胃的基础上,又结合了秋天的气候特点,特别适合作为秋天润燥和胃的水果饮。

不过也有一些宝宝的体质是不太适合吃酸的,比如有湿疹的宝宝,因为酸味食物有收敛的作用,湿疹宝宝吃多了酸容易造成湿疹反复,可以等湿疹好了之后再吃;肠胃不好的宝宝,平时大便稀烂、有胃病的宝宝要注意少吃酸的;还有牙齿不好的孩子,酸味食物吃多了容易破坏牙釉质。

秋冬进补,不要大鱼大肉

要以通为补

秋冬是“贴秋膘”的进补季,但因为现在人日常的饮食都已经营养非常丰富了,所以即使说到补,也应该以平补为主。

在补脾胃之前,需要注意的是,必须要先做好疏通工作,先清后补,把宝宝身体内瘀滞的垃圾给清理了。如果发现孩子舌苔比较厚,出汗比较多,大便比较臭,那么千万要把进补的想法放一放,而是先吃几顿萝卜蔬菜清汤,白天多做些运动,把身体的垃圾先清理掉,这才有可能补上“营养”,而不是补上“积滞”、“痰湿”。

孩子体内环境如果还可以,那也不需要大鱼大肉地补。今天推荐一个相对温和补益的汤:山药陈皮牛肉汤。

鲜山药g、牛肉g、陈皮1小片、生姜、盐适量(3~4人份)

1.鲜山药削皮后切成小块放入凉水中浸泡,备用

2.牛肉切成小块,切的时候垂直肉的纹理(这样煲出来的牛肉不会太老,宝宝吃容易咀嚼)

3.牛肉切完后,焯水,去掉血水,捞出备用

4.将牛肉、山药、陈皮、姜片一起放入锅中,加清水毫升左右

5.大火煲开后,改小火继续煲1~1.5小时左右,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

这道汤,荤素搭配,里面有健脾胃的山药,也有理气的陈皮,补益气血的牛肉,是一道非常适合大人孩子的通补结合平补的汤方。即便里面没有太多复杂的调味料,但是山药的甘淡、牛肉的鲜味、陈皮的清香,三者巧妙搭配在一起,就能勾起宝宝的食欲,让宝宝在一口一口中体会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。

消化能力一般的小宝宝,喝汤就可以,运动量大的孩子可以把里面的肉也吃掉。

——写在最后——

宝宝的肾精充足,精气神的转化最为通畅,最是能够吃得香,吃得美的。但是现实中好像又不是这个样子,不然又怎会出现那么多积食、胃口差、面黄肌瘦、虚胖无力的宝宝呢……

很多宝宝在大人的过度喂养下,被硬塞进各种所谓的营养,导致他们的肠胃满实,口臭、咽喉发炎、肚子鼓鼓、夜里睡觉蹬被子、磨牙流口水等情况总是发生。要问问大人,宝宝吃进去的这些所谓的“营养”,到底是在滋养宝宝还是在“消耗”宝宝呢?

所以,对于吃这件事,按照老祖宗给我们的指示,什么季节该吃什么,怎么吃,怎么进补,慢慢来,不要着急,尊重孩子的意愿,尊重时令节气的规律,我相信,我们总能养出一个体质棒、又健康的宝宝。

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有任何健康问题都可以私聊我添加老师的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