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鲍鱼池转养虾,不到5亩产大虾62万斤 [复制链接]

1#
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ys_bjzkbdfyy/790/

文/农财宝典-大国渔业记者陈宏霖

养殖水面不到5亩,已出虾3.2万斤!这是杨老板今年截至目前的卖虾成绩,剩下在塘里的大约3万斤虾都是纯利润。

在福建泉州惠安,杨老板在当地养虾界小有名气,原本是村干部的他,不甘安于现状,自行创业打拼20余年,经历过风光也承受过低迷,而如今他的养虾事业正渐入佳境。11

1

养殖圈沉浮多年靠养虾找到出路年,杨老板辞去村干部,自建水面约平方米的工厂化车间养鲍鱼。在这10多年中,经历过鲍鱼最风光的时期,也承受过行情最低谷时的折磨。在年,经历几次行情低迷的连续打击后,考虑场地水源条件不好,他毅然决定转战养虾,然而养虾却也并非一帆风顺,因为初次接触养虾行业,同时对虾饲料以及虾的喂养有着极大的误解,杨老板的所养的每平方米的产能只有7-8斤,直到他遇见了海马。相较于年刚入行时每平方米只能养7-8斤的产量,在改用海马牌旗下产品后的这两三年来,杨老板的养虾产量都能稳定在每平方米20斤以上,且都以大规格虾为主。今年三月杨老板投放P10虾苗万尾,标粗密度尾/平方米。尽管前期水温仅21-23℃,但通过投喂高端虾苗料海马虾乳宝等措施,长速依然很快。在没有锅炉的情况下,50天标到尾/斤,顺利分苗。直到7月农财宝典-大国渔业记者采访时,他的虾平均规格已达22尾/斤,最大规格达14尾/斤,且已出虾一半,基本已收回批虾的成本,每天还要投喂多斤虾料,按当前的抓虾进度,估计还能出0斤大虾。现在剩下的存塘大虾都是纯利润,效益可观。后续将腾出一半的池子,进行第二茬标苗。杨老板今年养出的大虾。

2

把标苗池子改大虾苗成活率8成以上杨老板回忆,刚开始养虾并不顺利,经常投苗不到1个月就排塘。在他印象中,那几年能保本就不错,根本谈不上效益。后来他开始从选苗方面进行优化,改用集中标苗的方式,大幅减轻了虾苗不稳定带来的影响,经过几年反复摸索,终于掌握了一定规律。另外,他把鲍鱼池从小改大,原先鲍鱼池仅10多平方米,水体太小不稳定,易受环境影响。他透过大小规模不同的池子分别进行对比。最后总结得到50平方米左右的最合适,操作便利性、产量、稳定性等方面最理想。据记者了解,将鲍鱼池由小改大、集中标虾苗是近几年来,当地工厂化养虾的大趋势。透过这样的改变,能让整个养虾流程更加可控制且好预估虾苗量。经过几年摸索,杨老板分苗规格基本固定在尾/斤左右,其中早春气温较低标粗需50天,而夏季气温高标粗仅需30来天。经过生产实践可见,集中标苗方式有多项好处:

池子利用率高,降低成本,最多用一半的虾池来标,其他的池可以继续养虾;

养殖过程可控,有利于中后期管理,分苗后规格统一、密度统一,利于生产规划;

大幅减轻水体和池底负担了,同时提高饵料利用率。

杨老板回忆起刚开始养虾时,投苗密度仅尾/平方米左右,如今提高到多尾/平方米(分苗后),不仅是放苗密度提升了,成活率也能稳定在8成以上。去年早春由于部分池子改造,杨老板仅投了70万尾虾苗,一尾虾苗的产值高达1元,成活率近乎百分百。

3

选择海马虾健宝养虾体色有保障“杨老板的虾规格、活力、体色都很好,我们都想多收一些。”当地收购商说。如何在高产的前提之下,还能让长速更快、体色更好,这是杨老板近几年重点探索的方向。工厂化养虾过程中,体色问题一直是个难点。经过几年摸索与试验,杨老板调整饲料及投喂方式,基本上已排除该问题。过去他养的虾体色容易偏白、甚至发蓝,连带影响卖价。而这两年杨老板换用海马虾健宝后,鲜少出现类似问题,且虾体色透亮,许多收购商都喜欢,还能提高卖价1-2元/斤。杨老板告诉记者,他的投喂量通常比别人大,跟料时间长达2.5-3小时,因为他认为吃得多才能长得快。而为了确保饲料都能吃完、不坏底,杨老板把投料的30%都放在料台上。尽管这样操作料比高些,但养的虾长速快、规格大,每斤虾能卖高好几元,在杨老板看来,多用些饲料划得来。海马技术服务部课长王如珍认为,这样的投喂方式拉长了虾的吃料时间,有效缓解了对虾大量摄食对肝脏产生的负担。“原先45%蛋白的虾料,现在的只需43%,然而料比和产量都基本一样,光饲料成本就省了近20万元。”杨老板表示对海马虾料十分满意,质量好、性价比高,还能解决体色问题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选产品不能光看数据指标,还要考虑原料组成、营养配比、生产工艺等,掌握虾的真正需求,达到使用效果和性价比的最优组合。除了海马虾料的稳定品质外,更让杨老板推崇的是海马技服人员的定期跟踪,让杨老板提前预防许多养殖上可能出现的问题,少走许多弯路,不但节省了时间与金钱,还让整个养殖过程更加顺利。据悉,在各大养殖区,海马都会安排像王如珍这样经验丰富的技术服务人员,为养殖户提供检测、咨询、数据搜集等服务,后续还透过大数据库的分析,打造出该区域最适养殖模式与产品组合,提供客户更贴近更接地气的方案。

转载声明

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(ncbd)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。

作者:农财宝典-大国渔业记者陈宏霖

本期编辑:郑燕云(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