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夏至快来临恰逢五毒月,如何过好一年中很虚 [复制链接]

1#

中国古人认为天人相应,太阳、月亮以及地球周围的行星以其巨大的质量和能量影响着地球,影响着地球的气候、光、动物植物的繁衍生长。

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,并将一年自然变化的周期用24节气来标注。节,即节点,这是一年自然变化的24个节点,而人体体内气的变化与之相应,也有24个节点。

大自然气的运行就像一个时钟在转动,人体体内似乎也有一个时钟与之相应,正常情况下二者是同步的。但人们的自虐如熬夜、思虑过度、过食油腻等等,使得人体内的钟表越来越不能和大自然同步。用《易经》的话说就是失去了“天时”。

在自然界这24个节点中有两个节点是最重要的,其中一个就是夏至,古人云“夏至一阴生”,它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关键点之一,古人称之为月窟,。这个节点具有巨大的能量,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人体的“时钟”重新归正。这是人体可以再次与自然之钟同步的契机。

这个能量的调整从夏至前逐渐开始了,一直持续到下一个节气小暑。因此这一段时间尤其要注意养生。今天就告诉大家5个夏至前的养生守则,此阶段养生保健既要保护阳气,更要顺应阴阳的变化特点,使阴阳两气相顺接。

1、运动舒缓防过汗

夏至为一年中日照最长、强度最大的时期,此时节前后若运动过激,容易大汗淋漓,汗泄太过,则耗伤阴液,亦损阳气,还可能出现中暑。

故夏至前运动宜舒缓,避开烈日炽热之时,加强防护。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,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、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,锻炼的项目以散步、打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为主,剧烈的运动不宜做。

2、保证睡眠莫贪凉

夏至时节,起居养生为适应自然界阳盛阴伏的变化,即可顺应日照时间而适当地晚睡早起。

但应该注意的是,夏至是人体阳气最为浮盛的时候,容易出现咽痛、牙痛、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。

因此,睡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,避免熬夜损阴伤阳,有条件的应尽量睡一下子午觉。

另外,夏日炎热,腠理开泄,容易感受风寒湿邪入侵,因此睡觉时不宜直吹久吹风扇、空调,使用空调时,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。

但是炎热的气候,人们往往离不开空调。长期处于凉爽的室内,容易招致风寒湿邪进入体内。建议可以用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来防寒,不用吃药,不给脾胃增加负担,只要每晚睡前花一分钟,就能搞定。

用它把中下焦暖起来,身体里的寒气、湿气被化掉,想要多余的脂肪也难呢。

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,就用灸脐法来调理下身体吧。

1.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,腹痛;

2.口腔溃疡、牙龈肿痛、长痘;

3.怕冷,经常手脚发凉;

4.腹部凉;

5.脸部、头发爱出油;

6.睡不好,且舌头两侧齿痕重;

7.抵抗力弱,容易受寒。

如果中了3条以上,按照下面的方法试试。

材料:桂圆肉、花椒、艾绒按2:1:1的比例,也可以按照这个剂量,桂圆肉20粒、花椒30克、*金艾条1根。

制作使用方法:把花椒里多余的杂质、花椒杆捡出来,将花椒、龙眼肉放入料理机,打碎;把艾条里的艾绒取出,一点点加入料理机,继续搅拌,最终成为可以捏成球的粘合度。晚上睡觉时,把它放到肚脐眼,用医用胶布贴住固定,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。

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,只有三味:艾绒、桂圆肉、花椒,性味都偏温热,且都归脾经,把脾胃的阳气补得妥妥的,能驱寒暖脾胃,特别适合阳虚、虚寒体质、脾胃虚弱的人使用。

把这三种原料分别加在料理机里给搅碎,成为可以黏成球的程度即可,晚上睡觉时,放到肚脐处,用医用胶布贴住固定,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。

花椒

大家都知道,花椒性味辛温,用来散寒除湿,温中健胃特别好。在肚脐贴里放花椒,还利用了它辛散走窜的气味,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中去,把一些陈年老寒湿都赶走。

桂圆肉

桂圆肉补心安神,养血益脾,用来温补心脾极好,养血助眠。

艾草驱寒祛湿的效果有目共睹,桂圆肉有补心脾、益气血的作用;花椒是常见的调料了,有祛湿散寒的效果,这仨一结合,不光湿寒驱散,阳气也上去了。

注意事项:

1.晚上睡前擦干皮肤贴上,第二天早上起床撕掉,最晚不超过上午10:00,长时间贴胶布,怕皮肤受不了,也给脾胃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。

2.对胶布过敏的人,可以用保鲜膜替代。

3.容易上火的人,贴了睡不好的人,加贴两脚心的涌泉穴,引火下行,清虚火,温暖脾肾,贴三天停一天。

如果懒得自己制作,这边也有现成的一款肚脐贴,艾绒选的是南阳的陈年艾,更适合做艾灸使用,表面还添加了花椒粉,加速身体吸收,胶布也用的无纺棉贴,舒适亲肤,透气性好。

肚脐贴家庭装送礼艾脐贴气艾草贴淘宝月销量92¥69购买

3、中午记得晒太阳,提升阳气

到了中午,十点多的时候就可以晒晒太阳了,此时的阳光既不会像午后那般过于猛烈,又不会像早上那样,带着雨露,我们晒太阳时,重点晒一晒后背,后背有三条经脉,其中一条统领我们一身的阳气,它也是我们阳气最大的开关!

还有帮助身体排*的,这些经脉畅通,我们全身的阳气也就循环起来了。

晒完后背部微微发汗,特别舒服,把体内的一些寒气,湿气都给驱散了,很多人刚开始晒太阳很容易打喷嚏,这就是我们身体再往外排出寒湿气,有的人晒着晒着肚子咕咕响,这是阳气推动着咱们身体的气血运行。

一定要确保我们的背部晒到太阳,如果想更好地吸收热量,可以穿深色,黑色的衣服,也可以带一个遮阳帽,把额头遮住,把头顶记得露出来,戴那种镂空的遮阳帽最好哦,多晒晒头顶也有帮助,这样既不容易晒中暑,咱们的阳气也都补充足了。

如果我们所处的地区很少能见到太阳,多半天气都是阴雨连绵的,那么也可以在背部贴上三伏贴,和我们晒太阳的原理类似,都能为身体源源不断的补充阳气。

因为三伏贴中的一些成分,有驱寒,温散,暖阳的作用。成分有元胡,白芥子,细辛,甘草,肉桂,桂枝,冰片等,都是地地道道的天然萃取之品,没有经过化学处理哦,散发着浓郁的草本香。

这些草本既能活血行气,帮我们把气血疏通,又能温中散寒,祛风止痛,温通我们的经脉,补充阳气,尤其是肉桂,它的性味大热,很适合阳虚,阳气不足的人,即使是上热下寒,容易上虚火的朋友也可以用,肉桂可以把火往下引,通阳化气。

按照古方的比例熬制成膏,把草本植物中的精华提炼出来,浓稠的膏体摊涂在无纺布上,之后切割成块,便于我们敷贴。

每一贴都是小小的,身体各个部位都能贴,而且还是花朵形状,可爱又美观,既是贴的时候外露,也不影响,贴上去很牢固结实,而且无纺布是低敏透气的,不会闷汗,也不会贴着痒痒的过敏。撕下来后也没有胶痕,只有一些草本膏,用湿纸巾一抹就掉了。

而且操作非常简单,家里的老人甚至小朋友都能一看就会,哪里受寒了就贴哪里。

像是老年人的关节受寒,发酸,女性的腹部受寒,孩子睡觉时吹到了脖颈和肚脐,都可以贴一贴,简单方便,只需花费几秒钟,就能在一天的时间里享受健康,非常轻薄,贴上去不会有异物感,不影响我们干活。

为了方便大家使用,还配备了敷贴的位置图,不知道贴哪里的,一看就会,养生小白也能轻松上手哦,建议咱们成年人敷贴时间为6~10小时,小朋友2~4小时就可以了,也不要贪图时间长哦,让身体逐渐去适应。

4、适食酸味忌寒凉

夏至前天气越发炎热,人体的消化功能也会变弱,所以饮食要清淡,多食蔬果杂粮,不宜肥甘厚腻,以免助湿助热。现在气温高,耗气大,出汗多,人体水分丧失较多,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,容易出现口渴、乏力、疲劳等症状。

中医认为多食酸味可固表敛汗。所以此时进食可适当多吃酸味,如乌梅汤即是夏季保健良品;也可适当加点盐水,以补充随汗损失的盐分。但切忌为贪图一时畅快,大量食用寒凉之品。

从阴阳学角度看,夏月伏阴在内,《颐身集》有载“夏季心旺肾衰,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、蜜水、凉粉、冷粥,饱腹受寒,必起霍乱”。

故西瓜、绿豆汤等虽是解渴消暑之品,也不可过食或冰镇食之,避免损伤脾阳。

针对吃寒凉饮食过多,或是开空调温度过低,导致我们脾胃出了问题,处于虚寒状态下,可以用生姜去温暖脾胃,血遇寒而凝,利用生姜的温热之性,可以驱散脾胃中的寒气、湿气,生姜性辣,很多人在夏季吃怕上火,或是体质稍微弱一些怕受不住,所以生姜用陈醋浸泡后,醋是酸味的,可以收敛姜的辛辣之性,于是姜宣发的力量便收敛进去了,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,也没有姜的一股辣味儿了。

醋是直接走肝经的,肝遇到酸就会收敛,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,收中有发,能提升肝阳之气。

很多人虚不受补,因为都是虚火,直接补就会上火,根本补不进去。而姜是升阳的,醋又是收敛的,吃一点醋泡姜,就可以一下补在肝上,既升阳气,又疏发肝气。而且这个方法还不会把阳气过多地耗散在脾胃上。因为人吃完姜后会微微出汗,多余的阳气是随着汗发出来的,这等于说这些能量在肝里就都给补上了,一点都不浪费。

夏季吃姜保安康的说法流传已久,百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也是40多年食用醋泡姜来养生,先圣孔子有句话“不撤姜食”,孔子活了73岁,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了,这也与他“不撤姜食”的饮食习惯有关。

醋泡姜的做法:

1、仔姜洗干净,不用去皮,切成薄薄的片。姜皮有收敛的作用,可以平衡姜的辛辣。

2、往姜片上撒盐,腌制一下子,避免姜片水分太多变质,也会让姜片更脆嫩。所以平时不要吃得太咸,不然你的身体里的细胞也会处于脱水的状态。静置一个小时,就会出很多的水。

3、挤出水分,晾干。这水特别咸,姜片并不会咸。挤到挤不出水,还可以用厨房用纸吸一吸,让姜片尽量干燥。然后就可以放入罐子里啦。

4、用醋泡姜。曾经以为姜片太多,瓶子放不下,天真啊,杀过水之后,姜片干瘪脆嫩,一瓶子不满,只有半瓶子咣当。把醋没过姜片,让姜片在米醋中痛快饱吸汁水吧!

5、醋本身是防腐的,常温保存就可以。今天腌上,第二天立等可吃。每次用干净的筷子夹取是正解,夹完盖好盖子。

食用方法:

早上吃,一次吃1-2片。女性经期前3天内别吃了,过了3天可以吃。

推荐这款现成的铜陵白姜做成的醋泡生姜,良心手作,无添加。好吃的姜,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,也爱上了吃姜,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。

如果没有时间自己来做醋泡姜,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。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,试吃之后,这款接近满分。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,良心手作,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。

无添加:酸是养肝的,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,需要用肝来代谢,肝反而受累,得不偿失。

老陈醋:姜要嫩的铜陵姜,醋要老的。泡姜的醋,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,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,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,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铜陵白姜:系铜陵“八宝”之一,多年生草本植物,一年生栽培作物。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,属白姜,排姜类型。鲜姜皮为白略呈*色,姜块成佛手状,瓣粗肥厚。姜指饱满,色白鲜嫩汁多,味辣而不呛口。铜陵生姜以“块大皮薄,汁多渣少,肉质脆嫩,香味浓郁”等特色而久负盛名。

里面用的就是铜陵白姜的仔姜,口感很脆很嫩,味道比自己用生姜做可好太多了,简直是不爱吃姜,但又必须吃姜,上热下寒,脾胃虚寒人的福音,早上就着白粥,真的是超级开胃了,吃完胃里暖暖的,注入一股暖流一般。

除此之外吃不了醋泡姜的人也可以直接吞这个姜丸。我更喜欢的是这款用云南小*姜制作的姜丸,因为很方便,又适合不太接受姜味的朋友,它是一颗颗跟小丸子似的颗粒,从温水送服即可,咽下去后嘴巴里只残留一点点的姜味,过一会儿就消散了。

一盒里面有很多这种透明包装的小袋,出门带上两包,随时随地都能吃,我们在聚会时,忍不住吃点冷饮,冰淇淋,吃之前先吃上一袋姜丸,把我们脾胃的阳气牢牢护住。

这款姜丸的配料只有姜和清水,把小*姜晾晒后打成粉,加入清水制成一颗颗小丸子,喜欢吃姜的朋友,还可以含着吃,不喜欢吃姜的直接用水送服即可,姜味很足哦,足以证明原料的优质,小*姜的营养都被悉数吃进腹中。

每天一包就可以了,也不用贪多,分量都是搭配好的,一袋刚刚好,撕开就能吃,特别适合咱们这种在夏天管不住嘴,总是喜欢寒凉食物的人。

5、调息静心自然凉

根据中医五行理论,夏天是养心的季节,应“常如冰雪在心”,即“心静自然凉”。夏至天气炎热,人们心情易烦躁,嵇康在《养生论》中说:“更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热亦于吾心少减,不可以热为热,更生热矣。”

夏至阴生,阴为肃杀之气,戕伐阳气,古人认为万物相联,同气相求,外在的杀之气也会影响人体。所以这时候情志养生要调息静心,以保神清气和,心情舒畅。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,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,让心脏得到休息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