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每周一药高良姜115 [复制链接]

1#

高良姜

高良姜,中药名。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。夏末秋初采挖,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性味:味辛、热。

归经:入脾、胃经。

功效:温胃散寒,消食止痛。用于脘腹冷痛,胃寒呕吐,嗳气吞酸。

高良姜

1、脘腹胀痛。

本品辛散温通,能散寒止痛。本品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,每与炮姜相须为用,如二姜丸。治胃寒肝郁、脘腹胀痛,多与香附合用,以疏肝解郁,散寒止痛,如良附丸。治卒心腹绞痛如剧,两胁支满,烦闷不可忍者,可与厚朴、当归、桂心等同用,如高良姜汤。

2、胃寒呕吐,嗳气吞酸。

本品性热,能温散寒邪,和胃止呕。治胃寒呕吐,嗳气吞酸,多与半夏、生姜同用。治虚寒呕吐,常与*参、茯苓、白术等同用。

①《别录》:"主暴冷、胃中冷逆、霍乱腹痛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治腰内久冷,胃气逆、呕吐。治风,破气,腹冷气痛;去风冷痹弱,疗下气冷逆冲心,腹痛,吐泻。"

③《本草拾遗》:"下气,益声。煮作饮服之,止痢及霍乱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转筋泻痢,反胃呕食,消宿食。"

⑤《本草图经》:"治忽心中恶,口吐清水者,取根如骰子块,含之咽津,逡巡即瘥;若(口中)臭亦含咽,更加草豆蔻同为末,煎汤常饮之佳。"

⑥《珍珠囊》:"温通脾胃。"

⑦《滇南本草》:"治胃气疼,肚腹疼痛。"

⑧《纲目》:"健脾胃,宽噎膈,破冷癣,除瘴疟。"

⑨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去白睛翳膜,补肺气,益脾胃,理元气。"

⑩《本草求原》:"治脚气欲吐,目卒赤,头痛,风冷痹痛。"

⑾《广东中药》:"治寒疝湿痹。"

药用禁忌知多少

1、阴虚有热人群忌服高良姜;

2、胃火作呕、火热注泻、伤暑霍乱、心虚作痛人群忌服高良姜。

各种姜的区别


  生姜: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的新鲜根茎,全国各地均产,秋末采挖,鲜用或埋入砂中备用。性――微温,归肺、脾经,功效有发汗解表,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

干姜: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的干燥根茎,冬季采收,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烘干,生用。性辛,热,归脾、胃、心、肺经,功效有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
  高良姜:为姜科多年生草本高良姜的干燥根茎,夏末秋初采挖,晒干,生用。性辛,热,归脾、胃经,功效有散寒止痛,温中止呕
  煨姜,为生姜用纸包浸湿置为上煨熟入药。
  沙姜(山奈):温中,消食,止痛。治心腹冷痛,停食不化,跌打损伤,牙痛。用于胸隔胀满,脘腹冷痛。饮食不消。


  生姜偏于发汗解表,干姜、炮姜偏于温中回阳,高良姜偏于散寒止痛,沙姜偏于消食。
  生姜用鲜品,味辛性温,长于发散外寒,又能止呕,多用于外感风寒之表证,及呕吐之证
  干姜为母姜的干燥品,性辛温热,走散之力已减,温中之功为强,为治疗脾胃寒证之要药,并能回阳,温肺化饮
  炮姜经过火炮,辛减转苦涩,温经止血是其所长,多用于虚寒性出血
  故有:生姜走而不守,干姜能走能守,炮姜守而不走之说,
  高良姜:具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,似干姜而温胃之功过之
  沙姜偏于消食。
  干姜与高良姜均属辛热温里之品。都有温中散寒,止痛止呕的作用,皆可用于院腹冷痛、恶心呕吐之症,故两者常同用,方如二姜丸(《局方》)。但干姜温中而能止泻,并有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。而高良姜则散寒止痛的效力强于干姜,并无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