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咱们讲一个上火的现象,非常普遍。
那上火一般有什么表现呢,口腔溃疡,大便干结,脸上长痘,牙龈也肿痛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先吃点清热降火的药,那结果呢?很多情况呀是适得其反的,可见上火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的,这里头有学问呀。
那先给大家分享一个临床案例:
前段时间,有个小伙子,一开始牙龈肿痛,那个难受,想早点好,他就自己开始喝凉茶,吃雪糕,冰棒,持续了几天,结果你猜怎么着,牙龈上火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,反而又出现了脾胃也不好了,开始腹泻,拉肚子,大便一会一趟,伸手摸一下肚子,凉凉的,脸上也开始长痘痘。
他这就是过食寒凉导致的脾胃损伤。在中医看来脾属土,土需要温暖了,才能孕育万物,大家想象一下,寒冷的土地是不是连草都不生长呢?
得知了他的情况,随后我给他讲了一个方子,用栀子、干姜煮水喝。没多久,就缓解了很多。
这个方子叫出自古代名医张仲景老先生的《伤寒论》.
咱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方子你就明白了。
小伙子的脾胃因过食寒凉伤到了,导致的脾胃虚寒,上面呢咱们说了,脾属土,喜欢温暖,不喜欢寒凉、寒冷。
清代名医叫*元御说:“脾胃中土为后天立命之本,若滥用寒凉滋腻,泻火伐阳,必致寒湿愈加而中土阳衰。”
脾胃如果太寒了,那它的运化就不好,身上的火气下不去,要知道这火本来是可以引到下面,去温暖手脚的。现在因为道路不通,郁在那里,形成郁火。
那若用寒药,脾胃就遭殃了,脾胃将会越来越寒,郁火将始终下不去,就会导致一直上火。用若用热药,那已经生成的郁火又该怎么办?这既不能用补药,又不能用泻药,那就泻与补一起来,寒热并用,栀子苦寒,干姜辛热,岂不是相得益彰。
咱们在前面提到身上的火气下不去,郁在那里,形成了郁火,那么大家知道这个郁火究竟是哪里的火吗?有可能是心火,有可能是胆火,有可能是肺火。也有可能心火、肺火、胆火都有那么一点。但是别管哪里的火,用了栀子,都能一一给它们下逐客令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有过记载:“栀子味苦,性寒,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功于泻火除烦,清热利尿,凉血解*。”
用栀子煮水喝,能把上半身的火热通过小便排出。所以用栀子来泻火,那喝到什么程度呢?到浑浊的小便转为清白,就刚好了。
干姜,与生姜还同,生姜多汁鲜嫩,能掐出汁,干姜,干巴巴,皱瘪瘪。
干姜散里寒,生姜散表寒,比如不小心吹了冷风,流鼻涕,打喷嚏,那煮一碗浓热的生姜汤,把体表的寒气散出去。干姜一直往里走,从体表走到脏腑,走到脾胃,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把干姜打成粉,拌在粥里面,它吃下去以后就像在脾胃里头点了一把火,把所有阴寒邪气都赶出去。栀子干姜汤适合寒热错杂体质,典型的特征是身热,烦躁,容易口腔溃疡,舌痛舌尖红,虽说是有热,偏偏还不能吃凉的,一吃就拉肚子。身上的火热下不去,郁在。这时候栀子清热泻火,干姜温中散寒,一个栀子,一个干姜,两味药加在一起就把问题解决了。
好了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里,如果你有问题,可以把症状发给我,我来帮你辩证分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