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垂医科普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养生
TUhjnbcbe - 2024/6/4 18:58:00
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nxbdf/

处暑即“出暑”,暑气到此而止。处暑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节气,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处暑之后,虽然白天还是有点热,但早晚已经凉风习习,顿感惬意,宋代的苏泂赞曰:“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”,写出了多少人的心声。

处暑三候:一候鹰乃祭鸟,二候天地始肃,三候禾乃登。“鹰乃祭鸟”是指此时自然界可供老鹰捕食的鸟类和动物增多,老鹰感知到秋的气息,变得更加活跃,开始大量捕猎;“天地始肃”是指随着气候不断转凉,秋高气爽,万物开始凋零,一派肃杀之气。古人也常选择在这一个时节处决犯人,称为“秋决”,也是要顺应这股天地肃杀之气。“禾乃登”的“登”就是成熟、登上餐桌的意思,指谷子、水稻、高粱等作物纷纷成熟,五谷丰登即为此意。“禾乃登”自古都是一件大事,关系到国计民生。

处暑的气温和天气变化较大,中午热、早晚凉,雷雨暴、秋风起,人们往往对变化多端的冷热交替适应不及,容易罹患感冒、支气管炎、肠胃炎、关节痛等疾病,加之“秋燥”伤人,人们容易感觉皮肤、五官干燥不适,这就是所谓的“多事之秋”,那么我们该如何养生呢?

饮食养生

饮食方面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:

1、少辛多酸

这是秋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,山楂、橘子、梅子等酸性食物起到敛肺补肺的作用,食酸也是秋季进补的重要方面,而辛辣之物有泻肺散气的作用,与秋季养收的原则不符,所以像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、油炸、烟酒等辛辣之物,秋季都要少吃。

2、少瓜多果

中医讲究春吃芽、夏吃瓜、秋吃果、冬吃根。民间有俗语“秋瓜坏肚”,是说一些瓜类虽美味香甜,但多性属阴寒,应该少吃,不然会给秋季的胃肠病埋下祸根,尤其是老人、小孩及肠胃虚弱的人更应该注意。我们一般把处暑作为一个不食秋瓜的节点,虽然中午还有点热,但是瓜类也要适可而止,而一些果类却可以适当多吃。在中医眼中,瓜和果是要区别看待的,因为瓜类多属寒凉之性,而果类平性、温性居多,因此初秋可以多食果类,例如秋梨、苹果、橘子、葡萄、石榴、哈密瓜、山楂、猕猴桃、龙眼等。秋吃果还包括坚果,例如花生、核桃、榛子、杏仁等,可以补充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,还可以润肺润肠,保护心脏,但立秋之后天气干燥,不应大量食用炒制或者烤制的坚果,建议生食或蒸煮。

3、清润为主

处暑节气白天仍有暑热,并且气候逐渐干燥,因此饮食上要注意“清”、“润”二字,即清热安神和滋阴润燥兼顾,清热安神的食物有银耳、黄瓜、芹菜、菠菜、百合、马蹄、莲子、柑橘、梨、甘蔗、蜂蜜、黄鱼、干贝、海带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、奶类等;滋阴润燥的食物有梨、西红柿、冰糖、胡萝卜、银耳、沙参、鸭肉等。如果气虚乏力明显,还可以适当加用黄芪、党参、龙眼、甲鱼等。

4、不忘祛湿

《时病论》卷之四云“湿土之令,始于大暑,终于白露”。进入处暑,夏季暑气将尽,但湿气仍在,有些人会出现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头重腿沉等表现,所以这段时间,饮食上仍不要忘记健脾补气祛湿,平时我们可以吃一些红薯、茯苓、南瓜、小米、山药、芋头、银耳、莲子、土豆等利于消化吸收平补之品,它们补而不峻、润而不腻,健脾祛湿又有营养。下面我来推荐两款祛湿茶:

对于体型偏瘦的人我们推荐饮用红豆薏米茶祛湿,把红小豆、薏米等比例洗净后,提前泡发2小时以上,然后煮沸大约1小时即可饮用,也可以酌加冰糖或蜂蜜调味。

对于体型偏胖的人我们推荐最应季的祛湿茶就是荷叶茶了,做法也很简单,炒荷叶3g、陈皮9g开水冲泡代茶饮就可以了,如果兼有气虚乏力可以加黄芪15g一起泡饮,既可以祛湿降脂,又可以补气健脾。

如果伴有干燥的症状,可以根据情况酌加一些滋阴润燥的药材,例如容易燥咳的可以加梨皮、百合、贝母、桑叶、款冬花等,容易大便干燥的可以酌加炒杏仁、蜂蜜、薄荷、草决明等,容易鼻干咽燥的可以酌加金银花、芦根、荸荠、乌梅、大海等,容易口干舌燥的可以酌加生地、栀子、麦冬、白茅根等,容易皮肤干燥者可以酌加沙参、玉竹、黄精等,容易眼干的可以酌加草决明、菊花、石斛等。

还要特别强调以下三种食物的禁忌:

一忌生姜,有人有吃姜的习惯,但“一年之内,秋不食姜”,秋天燥邪偏盛,燥邪伤肺,如果再吃辛辣的生姜,更易伤肺,加剧干燥;

二忌西瓜,前面少瓜多果一段我们已经详细论述过了,西瓜性寒,过食伤脾胃;

三忌萝卜,处暑也不是吃萝卜的季节,萝卜散气,刚从夏季的虚损状态过来,仍需缓缓进补,不宜散气。

起居养生

处暑时暑气渐退,睡眠上我们提倡适当早卧早起以应秋气,睡眠时间也要比夏季延长。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,泡脚后按摩涌泉穴,可以促进睡眠,请注意: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泡脚水的温度不宜过高。夜间睡眠时不要贪凉,最好关闭窗户,腹部覆盖薄被、薄毯,以防寒湿之邪侵体。中午最好小憩一会儿,既可以保持精神,恢复体力,缓解秋乏,又可为冬季保存能量,养精蓄锐。

白天室内温度不过高就尽量不要开空调,此时再过度依赖空调,寒气容易伤及脾胃和肺脏,导致腹痛、腹泻、感冒、支气管炎、咳嗽等不适。要多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衣被要多晾晒,让秋风将室内的湿浊之气带走,尤其是久居潮湿环境之人更应注意。

处暑正值初秋,虽然早晚可感凉意,但不建议过早添衣覆被,正所谓“春捂秋冻”、“秋冻三分身体好”,要让自身略感凉爽而不过寒为准。适当地“秋冻”可以提高机体对之后节气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,可以刺激腠地闭合,收敛阳气,防止机体受寒。当然“秋冻”也要适当,夜里外出时还是适当增加衣服,保护阳气。当然,“秋冻”还是要因人而异,老人、小孩和体弱者,适应能力差,对冷热刺激敏感,增减衣物要更加及时。

情志养生

处暑时节秋意渐浓,一派肃杀凋零之气,人们更容易产生悲凉的情绪。我们在情志调养上要注重收敛神气,使神志安宁,使情绪稳定,切忌情绪波动过大,多想想自己的成就和收获,不被秋季的肃杀之气所感染。具体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:

1、继续饮用清心安神除烦甘麦大枣茶(详见二十四节气养生——立秋养生)。

2、穴位按摩:按摩膻中穴,《黄帝内经》有“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”,按摩膻中穴可以调动人体的喜乐情绪,调理气机,宽中解忧。膻中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,可以用指揉法,以拇指侧指置于膻中穴上,稍用力按揉,以略感酸胀为度,每次按揉10分钟。

3、多晒太阳:尤其是长期室内工作、秋季抑郁者,可以在早晚阳光偏射时,适当晒后背,补充阳气,充足的光照还能调动人的情绪,增加兴奋性,让您成为一个阳光的人。

4、学会倾诉:感觉有压抑和悲凉的情绪时,要及时、恰当地倾诉出来,不要压抑自己,免生坏病。

运动养生

处暑后早晚天气凉爽,正是运动的好时机,但晚饭后两小时内一般不建议剧烈的运动,可以适度地散步,晚饭两小时以后可以进行快走、慢跑、跳操、瑜伽等运动。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消化吸收。

周末或者闲暇时光可以选择跑步、爬山、太极拳、瑜伽等运动,既能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,又可以排泄多余的水分,达到祛湿的目的。尤其是爬山登高,可以增加肺活量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心脑血供,对鼻炎、哮喘等疾病还有辅助治疗作用,但老年体弱者要避开早晚温度过低时段,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更要量力而行。

暑已尽,夜微凉,

惊雷一阵,秋雨一场,

生活总是上演失落和惊喜,

但时间不会停止,

我们正走出这烈日炎炎,

收获绿茵绵绵、轻风缕缕,

无论结果怎样,

请你努力向上,好好生活。

文中所提药方及治疗方法,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垂医科普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