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瘟病——姜类生长的头号威胁
有句话说的好,早上吃三块姜比喝参汤强。生姜、干姜及去皮生姜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食材。中医认为,生姜可以用来煮汤、榨汁或调味,具有散寒风、祛痰止咳、温中止吐、解毒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、胃寒、呕吐等疾病(但是,中医专家指出,生姜的健康营养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个人体质特点量身定做,不能一概而论)。
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是怎样才能种出又健康又高质量的姜呢?了解姜业中最重要的疾病-姜热病。
生姜枯萎病是我国生姜生产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。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六月初,八月开花后,大田产量下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,严重时减产百分之五十,品质劣变,甚至绝收。
疫病防治
主要为害姜的地下茎,也可为害茎、叶。发病初期,植株地上部叶片下垂无光,由下往上整株变黄,病害由茎向下扩展至茎基部表面及上部地下根茎。病初呈水渍状,黄褐色,光滑,质地柔软,纵切茎及地下茎基部,有褐色维管束,按一按维管束可渗出淡白色的腐烂物。最后,地下茎基部变成褐色腐烂,并有异白恶臭液体流出,只剩下表皮干硬。
病态现象
姜瘟病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物,它能在土中生存2年以上。种球携带病原微生物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。受细菌污染的生姜种子也是田间最主要的传染源,其次是土壤中受细菌污染的残余物及未完全分解的粪肥。主要传播途径为降雨和灌溉水。另外,还可以通过地下害虫进行传播。
不适当的施肥,低熟肥,氮肥偏施,均可引起病害。种植密度过大,通风透光差,也会引起病害。一般而言,连作作物发病较少,轮种较轻;沙土较粘土层轻。不同品种的抗病能力存在差异,其中“广东细肉姜”、“义乌头姜”和“浙江铁秆青”等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强。
疫病防治
对姜瘟病的防治应采取轮作、加强栽培管理、适时喷药、综合防治等措施。
使用干净且经消毒的姜籽。
在无病土壤上进行种植或选用无病种植。选择有水迹,容易剥开,或掰开有黑褐色圆环,用手按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姜种,大部分姜种都有病害,不宜种植。用倍的甲醛溶液对姜种进行浸泡6小时,可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;也可以用毫克/公斤的硫酸链霉素、新植霉素或卡那霉素浸泡48小时;也可用1: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后,再用草木灰浸种。姜种收获后应晾晒7~8天以利于伤口愈合。
加强农作物的管理
轮作(轮作)是一种有效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,可与豆科或花科作物(如洋葱)轮作,或与十字花科、园艺、禾谷类等作物轮作3年以上,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。
选种:姜田应种植在地势高,干爽,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土上。地势低的地方,宜种植于田埂。
田间卫生:在生长季节及时将病株拔除,集中处理,并用石灰或石灰水喷洒处理液(7.5-15L/hm2)进行防治。有5%硫酸铜,5%漂白粉,农用链霉素等。施药后,对病穴进行挖坑、填土,并用塑料薄膜覆盖病穴,以防止病害扩散、扩散。
加强化肥管理
太空堡垒?它能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,增强植物对疾病的抵抗力,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。
作者声明:内容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