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:囫囵吞螃蟹
在这世间,囫囵吞蟹的不止我一人吧!
螃蟹横行千年,我也算是行走几十岁,说到不懂吃蟹这件事情,是不是应该自觉惭愧呢?
小编家乡云南,自小并没有吃螃蟹的习俗,或者说是爱好!偶尔吃个蟹,在某江苏籍男同事看来,只算吃了个稀里糊涂。怎么说呢?
最近,阳澄湖大闸蟹上市,江苏籍男同事激动的大谈蟹之味美。吃蟹有禁忌你懂吗?吃蟹要有仪式感你们知道吗?通常“大户人家”才会用到的蟹八件你不知道吧?啊?......
因此,我决定认真的对待一次螃蟹这一世间美味,顺便写一篇生动的稿子!
于是上周末,下血本买了四只螃蟹,一大早螃蟹就送上门了,壳壳发青,肚皮白白,嗯!符合好螃蟹的标准。接下来常规流程我就不咯嗦啦,吃蟹之前想了想,还是没整那些虚的,穿着睡衣、追个剧、吃螃蟹也算是一种仪式感吧!
吃第一只螃蟹,我认认真真观察它、研究它,寻找心、胃的位置。一口咬下,嗯~味蕾打开了,蟹肉的鲜甜容不得我放慢酣食的速度,谁还管那么多仪式不仪式的呢?一会儿功夫四只螃蟹吃光光。
总结下吧,追剧吃螃蟹,才是普遍吃货的仪式感吧!但是,还是不要学我,因为吃相太粗糙的结果就是嘴皮都被划破了。
所以,我们还是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正确,优雅的吃螃蟹好啦。
好饿好饿~我真的好饿
雅:自古优雅以待之
自古螃蟹被作为美味端上餐桌已经有几千的历史。
文人、雅士爱吃螃蟹
李白吃蟹:"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。"
苏轼用诗换蟹:"堪笑吴兴馋太守,一诗换得两尖团。"
"生活家"李渔总结:"南方之蟹,合山珍海错而较之,当居第一。"
自古文人雅士爱吃螃蟹,留下了不少生动的句子,经他们一番赞美,吃螃蟹也成为了一种文人雅趣。
《红楼梦》中螃蟹宴
“品蟹自古以来,都是有钱、有闲的人的生活雅兴。”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一次螃蟹宴总消耗量达七八十斤。
热吃、配酒
宴席开始:凤姐吩咐道:“螃蟹不可多拿来,仍旧放在蒸笼里,拿十个来,吃了再拿。”一面洗手给贾母剥蟹肉,又说:“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”。
这里凤姐提到了螃蟹配酒,酒消毒杀菌功效,当然对于螃蟹最佳的搭配是浙江绍兴一带的手工黄酒,它活血暖胃的功效,性温和,可祛除螃蟹的寒。
不能多吃
宴席间,“黛玉独不敢多吃,只吃了一点儿夹子肉就下来了”。湘云也嘱咐宝钗二人:“你两个也别多吃,那东西虽好吃,不是什么好的,吃多了肚子疼。"
在中医看来,螃蟹为大寒之物,阴虚体质的林妹妹虽然"只吃了一点夹子肉"便"觉得心口微微的疼,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。"
蟹宴余兴
宴席后,宝玉道:“也不用摆,咱们且作诗.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,酒菜都放着.也不必拘定坐位,有爱吃的大家去吃,散坐岂不便宜。”
吃蟹的余兴节目开始,有看花的,有弄水看鱼的,也有作诗的。
养:吃螃蟹懂养生
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?这个问题千年来备受争议。第一个真正懂得怎么吃螃蟹的人是谁?这个问题也无从定论。但是有一个观点是明确的,真正懂得怎么吃螃蟹的人,他多少明白中医养生之养生之道。
禁忌:
1、蟹心不能吃:"也叫六棱片,六角虫,在头胸部的中央,呈青灰色,是螃蟹的寒极。一定把心都剔除掉。
2、蟹胃不能吃:一个圆锥形的囊状物,里头架着一部胃磨(咀嚼器),如果吃进去记得吐出来。
3、蟹肠不能吃:它纵贯中间,是一条黑色的细线,必须除去。
4、蟹鳃不能吃:大家都应该知道。
中医建议:
1、配醋:食蟹的醋,一般是米醋和香醋,消食开胃,去腥味。
2、配姜:生姜茶,祛寒。
3、配黄酒:暖胃。
《本草纲目》:螃蟹,味咸,性寒,小毒。治胸中邪气,热结作痛,口眼歪斜,面部水肿。能养精益气,解漆毒。
写在最后
最后我们以李时珍的总结为结尾吧!
李时珍说:“各种蟹性都很冷,也没有什么毒,是极好的菜肴,将其拌以姜、醋,我们再一边喝酒,一边手持蟹爪咀嚼蟹黄,难道不是独具风味吗?有什么毒呢?只是嗜好吃蟹的人每次都狂吃十余只,饮食过量伤了胃,肯定会导致腹泻呕吐,却将过错怪到蟹的头上,蟹又有什么过错呢?”
所以,只要你不多吃,有什么毒!只要你注意搭配、调和,蟹再冷也可以有相对应的食物来化解。这也应证了事物的正反面,相生相克必有解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