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易耗阳气日子到了,补阳的方法都在这阳虚
TUhjnbcbe - 2025/2/15 18:17:00

夏季开始,万物进入到了生长期,我们的身体也如是。阳气源源不断向外升发,体内的阳气就越来越少,很容易出现外热内虚。

有的朋友会说,自我感觉和春天没有什么区别,为什么进入到夏季,阳气就一下子耗损这么严重了呢?

首先,到了夏天,我们很容易出汗,如果说春风拂人,那么夏天的风就是一股股热浪,想想再过一段时间的桑拿天,是不是浑身开始冒汗了!

而汗液的流失,不单单是耗损身体的水分,汗液的顺利排出,离不开咱们阳气的推动,就像阳虚怕冷的人不容易出汗,因为阳气不足,体内的汗想往外排,却没有动力。

其次,到了夏天,外部温度高,我们的身体也又热又燥,总想吃点凉的,像是冰镇的西瓜,水果,冷饮雪糕凉茶,或是夜晚一瓶冰啤酒加上小烧烤,这些寒凉的食物,还会与体内的阳气产生摩擦,会耗损掉一部分阳气,所以体内的阳气就越来越少。

而且如果一整个夏天都与这些寒凉的食物为伍,我们的脾胃就要抗议了,很多脾胃虚寒都是这么来的。

最后,就是夏天都少不了的空调了。回想起小时候没有空调的日子,虽然夏季很热,一把蒲扇不离身,但是出过汗的身体反而十分畅快,加上用热水泡个澡,感觉一身的疲惫也都卸下了。

反而随着空调的普及,夏天基本就在空调房度过,但是肌肉僵硬,身体酸痛,关节痛,腹泻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,甚至还容易被吹感冒。一冷一热的温差让我们身体很难适应。

这就像是我们一身汗,冲了一个冷水澡一样,体内的阳气直接就被损耗掉了,如果连续几个月都处于这样的环境下,可想而知我们体内的阳气有多少都被白白浪费了。

阳气对我们有多重要?

很多人并不拿阳气当回事,觉得它看不见摸不着,说的这些都是空话。但是,人的健康与阳气息息相关,老师说,现代人大多都是阳气不足,所以才经常这疼那痛,以及身体中长各种包块,结节,如果按照古中医的话来说,都是阳气不足惹的祸!

阳气就像是我们身体的防御屏障,阻止外界的湿寒邪毒进入到身体。一旦我们吃了什么寒凉的食物,阳气也能立马把这股寒气给化解掉,让我们的体内始终是暖暖的。

我们身体容易长一些结节,肿块,都是因为寒气凝滞,血气瘀滞,堵的时间久了,就成了结,体内没有足够的阳气,就无法在这些东西形成初期给它化掉,驱散开,所以血瘀,气郁体质的朋友,体寒的朋友更容易身体长东西。

想要体内的阳气充足,就要开源和节流,开源就是从外界获取新的阳气进来,节流就是避免让我们体内原有的阳气产生无意义的损耗。

试试下面这些方法,让体内的阳气越来越足!

第一招:多晒太阳

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,身体的健康也离不开太阳,它是阳气最大的来源,经常晒太阳的人很少会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身体问题。我们古人背朝天,面朝黄土,勤劳耕种,这在无形之中就把阳气给补起来了。

背后有号称阳脉之海的督脉,总管一身的阳气,我们看到许多老外,也喜欢在大太阳下晒背,做日光浴,皮肤古铜色,看着十分健康。

反观咱们国内,很多人,尤其是年轻女性,一年四季都不想被太阳晒到,生怕被晒黑。现在大街随处可见把自己包裹的牢牢的人,举着太阳伞,戴着帽子,皮肤一点都没露出来。虽说是防晒到位了,但是阳气也被我们拒之门外了。

所以看着大多都弱不禁风,皮肤也是松松垮垮的,整个人都朝气不足,没有活力,看着就像林妹妹一样,弱不禁风。

想要补足阳气,第一步就要学会与太阳“坦诚相待”,趁着上午太阳不强烈的时候多出去走走,把背部晒得暖暖呼呼的,这一身的气血流通会更顺畅,还能把我们体内的湿寒气给排一排。

现在不方便出门的朋友,可以在阳光充足时,在窗户前,背对着窗户,穿一件黑色的上衣方便吸收热量与阳气,晒半个小时,就会一身汗,背也暖和起来了,特别是阳虚的朋友,晒完以后感觉浑身舒畅,也没有那么冷了。

第二招:经络通,阳气生

我们想要体内的阳气足,并且能化解一些部位的湿寒,或是起到防御的作用时,前提就是经络通畅,否则阳气也很难补进去。

分享拉筋的方式,把一些淤堵给拉开,当然有条件推拿刮痧,会更精准,效果更好。没有条件经常刮痧或是推拿的朋友,就坚持每天拉拉筋。

第一种:拉伸我们的上半身。可以找一个门框,举起双手,尽量伸展开双臂,然后扶住门框,一只脚在前,一只脚在后,前腿屈膝,后腿伸直。抬头,拉伸我们的胳膊,能牵动到颈部,后背,腹部,保持三分钟。

如果找不到门框,就举止胳膊尽量往上伸。

第二种:拉伸我们的下半身。找两张椅子,或是在地毯上,躺下后,把腿往墙上靠,最好能达到90°,椅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,一侧的腿伸直,另一侧的腿屈膝,尽量接触到地面。坚持十分钟。

这个动作可以拉伸我们的腿部,臀部。

第三招:吃姜温阳

很多朋友在夏天很喜欢吃寒凉的食物,会损伤我们身体的阳气去捂暖这些食物,久而久之,脾胃就变得又虚又寒,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,戒掉这些寒凉的食物非常难。

就拿我身边一个朋友来说,人家嗜辣如命,她嗜寒如命。喜欢冰饮,喜欢吃水果,喜欢雪糕,让她一下子戒掉这些食物也很不现实。

于是我推荐了她一个方法,就是不要光吃冷的,也要把温热性的食物吃一吃,这样让体内的寒和热能够平衡,最好是这种食物有补阳的属性。

后来挑选了一些,最适合的莫过于生姜,而且便宜又常见,大家都能吃得起。

姜是我们炒菜炖肉不能少的一种辅助调理,有去腥的作用,但是它温阳的作用也丝毫不逊色。当天气寒冷时,喝杯姜糖水能驱寒发汗,若是早上吃点姜,还能振奋我们的脾阳。生姜有温补的性质,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气血循环,刺激阳气的升发,补充阳气。

只不过很多人炒菜或是炖肉用,最后都把生姜给丢掉了,也没有吃进肚子里,这就无形中浪费了这么好的补阳食材。觉得生姜辛辣,味道大的朋友,不妨试试我的这些做法。

第一种:红糖姜撞奶

准备姜汁25克,红糖20克,牛奶克。生姜去皮,搅碎压出姜汁,过滤一遍,准备牛奶和红糖,一起放到锅里煮到冒小泡,注意不用煮沸!关火之后静置2分钟,把红糖牛奶倒入到姜汁中,再盖上盖子焖分钟即可。

奶香浓郁,又有淡淡的姜味,甜甜的。

第二种:姜糖片

准备生姜和白砂糖(或者红糖),把生姜去皮切成片,放到冷水锅里煮上两三次,捞起来沥干水分,放回到锅里,加入白砂糖或是红糖,不停的翻炒,炒到焦糖的味道出来后,马上关火,继续翻炒,就可以炒出来糖霜。

糖和姜的比例一般在2:5,生姜煮一煮可以去掉一些辣味,一定要用生姜,越嫩越好,老姜太辣了很难入口。

吃着甜甜辣辣的,感觉全身都暖和了,而且分装好还可以放到包里,随时吃。如果懒得自己做,或是怕掌握不好火候,也可以尝尝这款由老师傅们手工炒制的姜糖片,有红糖和白糖两种口味。

用的姜是出自安徽铜陵的白姜,非常嫩,汁水很多,也没有纤维渣滓,吃着口感非常棒!当时去铜陵有幸尝了一口当地刚出土的白姜,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,就像在吃水果一样,辣味也很小。

所有的白姜都是选自新鲜出土的,不会用陈年的老姜来充数。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不含有任何添加剂,只用到了清水,白糖或是红糖,以及白姜。

炒姜的都是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,火候精准,炒糖如果火候小,很容易甜的发腻,如果火大又容易变苦,相信很多在家炒糖色的朋友深有体会。

都是独立的小包装,一次吃上一包也不怕浪费,平时揣兜里也方便,都是真空包装的哦,更锁鲜,吃不完也不用担心浪费。

一口咬下去甜中带辣,能从我们的喉咙一路暖到肚子里,尤其是这款红糖姜片,用的是地道的云南红糖,营养丰富,而且把姜片用热水泡开,还能秒变红糖姜茶,很适合咱们女孩子肚子痛的时候喝,放在包包里带着很方便。

第三种:醋泡姜

准备生姜,香醋。生姜洗干净,晾干后切片,放到无油无水的玻璃瓶里,倒入食醋,注意这个瓶子一定要干净,否则姜很容易变质,醋一定要满过姜片,不能让姜片露出来哦,之后放到冰箱里冷藏,怕酸可以加2块小冰糖进去。

一周以后就可以食用啦,早上搭配粥来吃,开胃又提升阳气。注意咱们用姜来提升阳气最好吃的时间选择在早上,因为此时是胃经循行,更容易让阳气升发,晚上吃也不是不可以,但是不要睡前吃,容易兴奋睡不着。

醋泡姜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的最爱,当腌制的小菜来吃。而且醋是酸的,有收敛作用,可以防止姜的燥热上身,让姜变得平和起来,而且姜被醋泡过,辣味也会减少。

如果对品质有更高的要求,或是口感比较挑剔的朋友,可以试试这款用铜陵白姜制作的醋泡姜,白姜又嫩又脆爽,用来腌制非常适合,能保留住生姜的汁水。

这款醋泡姜,是我们几经寻访安徽铜陵,找到数十家厂商,最后挑选出一款无论是口感还是制作工艺都非常不错的,生姜脆嫩,辛而不辣,一口吃下去,胃里暖乎乎,特别温暖。

生姜的纤维非常少,几乎没有,含水量很高,刚从地里挖出时,就像佛手一样,是当地人的最爱。新鲜出土的白姜会马上拉到工厂进行加工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汁水,在腌制过程中,不含杂七杂八的添加。

配料只有白姜,纯净水,食盐,白砂糖和老陈醋,之后经过灭菌密封,可以长时间保存,吃不完放到冰箱里冷藏即可。早上搭配着米粥吃,既增加了风味又补充了阳气。

酸中带辣,这股辣味不呛嗓子,而且咬下去汁水很足,每天2~3片,就能把我们的胃里寒湿给驱散,这样即使是嘴馋想再吃一些寒凉的水果,那么胃里有了姜的铺垫,也能好很多,这里的姜醋也可以用来做凉拌菜吃,能中和一部分蔬菜的寒性,好吃不伤阳。

第四招:艾灸补阳

如果说太阳是最大的阳气来源,那么艾草就能排名第二。一个是天之阳,一个是地之阳。艾草是唯一一种纯阳之草,也是寒气湿气的克星。

我身边很多阳气不足的朋友,常年累月的艾灸,最后身体都有了明显的改善,在古时候,古人还用艾草和太阳相结合,发明了日光灸,即把艾绒铺在我们的背部,在日光下暴晒。

艾绒是艾草经过晒杵、捶打、粉碎,筛除杂质、粉尘,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。艾草铺满背部,又得到了太阳的照射,利用艾草和太阳的双重阳气,把堵在我们身体中的寒湿都给逼出去,阳气补进去。

日光久的时间一般在上午九十点,太阳没有那么毒辣的时候,把艾绒摊开铺在背部,或是一些受寒的部位,晒上半小时,暖呼呼的特别舒服。

只不过在城市楼房里居住的朋友就不大有机会能做日光灸了,或是江南地区,天天阴天下雨,有时候半个月也见不到太阳,所以很多有风湿的人多,不过我们也可以单独借助艾草补阳的力量,来给身体做做艾灸。

很多人在艾灸时能感到很强烈的热和针扎一样的疼痛感,或是麻麻的感觉,这是艾灸在疏通我们体内的淤堵,被艾灸过的部位都会有一股股暖流涌入,渐渐我们体内的阳气就补上来了。

很多人都说,艾灸效果好,但是艾灸起来很麻烦又很容易烫伤,尤其是艾灰掉到皮肤上,都会烫起来水泡,确实在艾灸时一定要注意,我之前艾灸就因为走神,在肚子上烫起了一串小水泡,穿衣服时都得特别注意。

后来渐渐地就寻找一些更安全的艾灸方式,避免烫伤,想要安全艾灸的朋友可以试试这款艾灸贴,属于冷灸的方法,就和我们贴膏药似的。

无烟无明火,也不会用的时候烫伤,很多热贴虽然无烟无明火,但是容易在皮肤上烫出红色的纹路,也就是低温烫伤,但是这个艾灸贴则不会,利用的是艾草挥发油渗透到皮肤这样的方法,同样能起到疏通经络,温补阳气的作用。

比起热灸来说更温和,更适合体虚,受不住热力熏烤的朋友,而且小小一贴带着也方便,贴在皮肤上也看不出来,不影响出行和办公,解放了双手。

这款艾灸贴不光有艾草,还添加了制川乌、干姜、薄荷等草本,混在一起熬炼成膏,摊涂在无纺布上,切成块状,撕开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味儿。

干姜,制川乌,都有散寒祛湿的作用,能温通经络,加上薄荷的疏散属性,就能把我们体内的寒啊,湿啊都给疏散掉。

无论是后背,腹部,还是胳膊,腿部,哪里都能贴,很轻薄,贴着不会有异物感,一般贴4~8小时即可,根据自己皮肤的耐受程度决定,我每次必贴的位置是肚脐,大椎和脚心。(下图为展示部位,实际贴于皮肤上)

以上这4种方法,都是很简单安全的补阳法,阳气不足的朋友可以试试看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易耗阳气日子到了,补阳的方法都在这阳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