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即将来袭,11月剩下的最后几天,冷空气也要“支棱”起来了,它将先在北方搅起一番雨雪,而后,气温将波动下滑。11月27日,记者从日照市气象局获悉,预计本周我市周一到周三有一次强寒潮过程,伴有降水、大风和强降温。本周我市气温较低,周五到周日气温逐渐回升。12字口诀帮你御寒6个部位要重点保暖
吃热食:吃钙含量高的乳制品,如热牛奶、酸奶以及奶酪,有效帮助暖身。
多运动:到公园慢跑、散步、骑车等,最好每周3——5次、每次30——60分钟。
选衣物:可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、过腰过腹的外套、高领衫、帽子、围巾和背心。
注意,紧身衣物会让血液循环不畅,引发手脚冰凉,进出室内外,及时增减衣物,恒定体感温度,减少温差刺激。
泡泡脚:晚上7——9点,用40℃左右的水,浸泡双脚15——20分钟,让水漫过脚踝,泡至身体微微出汗。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,并穿上保暖袜子。
6个部位要重点保暖:
头部:气温在4℃左右时,人体约1/2的热量从头部散发,零下10℃左右时,会有3/4的热量从头部“跑掉”。颈部:脖子受凉,颈椎病、咽炎就会接踵而来。后背:背部受寒,抵御寒气的能力会大大下降。肚脐:肚脐受凉,易出现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。膝关节:膝盖受寒,会有疼痛、屈伸不利等问题。双脚:受凉容易长冻疮,还可能感冒。
冬天吃什么好?冬季常吃这16种食物抗寒又防病
冬季,经常吃下面这些食物,不仅可以预防疾病,还能够更好的抵抗寒冷。
1.瘦肉
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,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,而且购买加工容易。
2.胡萝卜
胡萝卜能够增强体力和免疫力,激活内脏功能和血液运行,从而达到调理内脏、暖身、滋养的功效。
3.鸡肉
畏寒怕冷吃鸡肉。这里说的鸡肉,是指去皮的鸡肉,因为鸡的脂肪几乎都在鸡皮。
4.羊肉
相对猪肉而言,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,脂肪含量较少。维生素B1、B2、B6以及铁、锌、硒的含量颇为丰富。冬季养生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5.牛肉
从中医角度来看,牛肉具有补益脾胃、强筋骨的作用。
6.黑豆
黑豆是各种豆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,比猪腿肉多一倍还有余。
7.糯米
生活中常见的糯米,也是御寒高手。糯米味甘、性温,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,滋养脾胃。
8.牛奶
牛奶是优质蛋白质、核黄素、钾、钙、磷、维生素B12、维生素D的极佳来源,这些营养素可为大脑提供所需的多种营养。而且冬季是最佳存储能量的季节,多喝牛奶可以保暖。
9.狗肉
中医认为,狗肉性温,有补气温肾、助阳散寒之功效,对腰痛、畏寒、四肢冰冷、夜间多尿、增添热量有很好的作用。
10.燕麦
燕麦富含多种矿物质,有助身体抵抗寒冷。
11.牡蛎
牡蛎性平偏凉、味甘咸,素有“海底牛奶”之美称。钙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,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,能很好地健美肌肤。同时具有滋阴养血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
12.海带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,而碘元素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,具有产热效应。故冬春等寒冷季节多喝海带汤可增强抗寒力。
13.紫菜
紫菜中的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活性,对抗寒有帮助。
14.辣椒
吃辣可以祛寒,冬天多吃一些,不仅可以增进食欲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御寒能力。
15.红薯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红薯有“补虚乏,益气力,健脾胃,强肾阴”的功效,能使人“长寿少疾”。
16.姜中国传统医学认为,生姜性味辛、温,有暖胃、发汗、止呕、解毒等作用,可治疗外感风寒、头痛、咳嗽、胃寒呕吐,亦可增进血液循环,驱散寒邪。
(全媒体记者隋言晨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