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七月节,立字解见春。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”立秋之后,天气由热转凉,阳气渐收,阴气渐盛,故要收敛,有“秋收冬藏”之说。
立秋预防:“秋乏”
“立秋”后,天气由热转凉,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,这叫做“秋乏”。是一种自然现象。
秋天一到,天气变凉,应该改掉夏季晚睡习惯,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,并保证早睡早起,以提前进入“备战”状态,防止上班犯困。同时,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困乏状态。现代研究发现,夜间0~4点,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;中午12~13点,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。有统计表明,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。
因此,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,又符合养生道理。饮食调理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。如西红柿、辣椒、茄子、马玲薯,葡萄,梨等。这些食物都能帮助克服疲倦,应该多吃,少吃油腻的肉食,多吃碱性食物,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,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,使人消除疲劳。碱性食物有苹果、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。
立秋饮食:少辛辣多润燥肺
肺是一个很娇嫩的脏器,喜欢湿润不喜欢干燥。而秋季特别干燥,容易伤肺,从而造成出现呼吸系统疾病。所以,秋天饮食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、燥热伤津的食物,如煎炸鱼、油条、炒花生、煎蛋、辣椒、花椒、桂皮、生姜等。多用百合、芝麻、核桃、蜂蜜等柔和、甘润的食物。
多吃秋季的时令蔬菜水果,如藕、梨、山药、萝卜等,水分含量大,都有很好的防燥润肺功能。
立秋养生:防暑降温防秋凉
入秋之后,白天有时仍然很热,天气闷热,暑气更加逼人。但毕竟已到了秋凉的季节,所以防暑降温的同时,还要防秋凉。
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。
一般来说,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,还能增进食欲。因此喝些绿豆汤,或者吃些莲子粥、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。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,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,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。
寒凉饮食要收敛。
经过一个长夏后,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,特别是一些老年人,大多脾胃虚寒,因此,在选择食物时,不宜过于寒凉,例如:西瓜、梨、黄瓜等,其性味寒凉,多食可能伤及脾胃,所以要少吃。
饮食营养要加强。
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,而使饮食过于清淡。事实上,到了立秋是可以适当吃肉食,有许多食品如鸭肉、泥鳅、鱼、猪瘦肉、海产品等,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,可以放心食用。收敛肺气做到,平时说话要减少,动作要迟缓,工作少加班多饮水等。
互动话题
要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
既补充夏季消耗,
也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做充分的准备哟!
连续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现在评论区
就有机会获得神秘礼品哦
编辑白迪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
新媒体编辑霹雳版式霹雳
本文原载于时尚健康年8月刊
ID:shishangjiankang22
图片来源于时尚健康
时尚健康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许可,不得转载。
八月步入稳定轨道,顺势而为潇洒前行
高阶的性感体现,是灵魂有趣啊!
中国人20年20个营养关键词,你跟风吃过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