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对皮的解释是“皮,剥取兽革者谓之皮”,即以手剥取兽皮,所以“皮”的最初含义为动词,表“剥取”这一动作,但亦可用作名词,表皮革。在上古汉语中,“皮”仅表示动物的皮,而“肤”则是指人的皮肤,两者含义并不互通。直到西汉以后,“皮”的义域才开始扩大,表示动物和其他物品的外表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中更是直接将“皮”用于指代人的皮肤,此后的中医学经典《金匮要略》《伤寒论》中也使用了大量的“皮”来描述人体的皮肤。到了东汉后期,“皮肤”作为复音词使用频率渐高,而且更多的是代替之前“肤”字之义,指的是人的皮肤。当然,这与东汉时期词汇中复音词的快速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。
“皮”除了与“肤”连用之外,常用的还有“皮毛”一词。“皮之不存,毛将覆焉”,就恰当地表达了“皮”与“毛”的连带关系。根据《新序·杂事》记载,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有一天在山道上遇到一个樵夫,这个人背着一大捆柴。魏文侯打量了他一会儿,看见他身上穿着一件羊皮袄,毛朝里,皮朝外。魏文侯觉得很奇怪,便问他:“你为什么要反穿皮袄呢?”那人回答说:“我很爱惜这件皮衣,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坏了,特别是背东西时,我怕毛被磨掉了。”魏文侯听了,很认真地对那人说:“你知道吗?其实皮板更重要,如果皮板磨掉了,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,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吗?”还有一种说法,认为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,喻指秦晋之争。不论怎样,这个成语的含义都是强调“皮”是根本,“毛”是表象。
很多动植物的皮都可入药,植物类的如生姜皮、木槿皮、大腹皮、陈皮、五加皮、白鲜皮,动物类的如刺猥皮、蛇皮(即蛇蜕)等。《伤寒论》里有一个名方“猪肤汤”,就是用猪皮熬制而成。现代许多白领常常觉得喉咙干涩,不妨尝试用新鲜的猪皮熬汤,微盐淡饮,可治疗因为长期处于空调房而导致的慢性咽喉炎。而由驴皮熬制的“阿胶”更是家喻户晓的名药,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了。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就记载:“阿胶,味甘,平。主心腹,内崩,劳极,洒洒如疟状,腰腹痛,四肢酸疼,女子下血,安胎。久服轻身益气。”梁代名士陶弘景在《名医别录》中也认为:“(阿胶)微温,无*。主丈夫小腹痛,虚劳羸瘦,阴气不足,脚酸不能久立,养肝气。”总之,阿胶具有补血止血,滋阴润燥的功效。现在,许多妇女都喜冬天食用阿胶,取其补血悦色的功效。
传统中医认为,中药往往有“以形治形”“同气相求”的作用,动植物的皮入药一般可以治疗相应的皮肤疾病,如蛇蜕是治疗皮炎、湿疹的常用药,又如名方五皮饮就是由生姜皮、桑白皮、陈橘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五种药物组成,是治疗全身浮肿的代表方。又如,刺猥皮入药治疗胃痛泛酸,也取其治疗脏腑表皮的意义。不仅如此,临床上应用很多植物的根皮往往能出奇制胜。清代医家《续名医类案·卷二十四·转脬》记载:明朝有一位贵妇人,患大小便秘结,有医生给她服巴豆丸,结果大便泄泻,小便更加不通,这个患者难过欲死,当时的名医孙一奎用桖树的东行根皮煮水合韭菜汁给她服用,结果很快治愈了她的疾病。桖树的根皮长于行气利水,韭菜汁专擅温阳行气,二药合用,当然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本文选自《字缘中医》
主编:任宏丽彭卫华
副主编:薛辉颜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