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靶向药在慢粒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是有目共睹,其不良反应较化疗药物也有了明显减轻,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反应比较突出,尤其是皮疹现象,严重的皮疹会影响治疗依从性,甚至导致治疗用药终止。
靶向药出现的皮疹,多呈粉刺或痤疮样,主要位于皮脂腺分布的部位,即颜面部、躯干上部,中位出现时间为治疗后1-2周,常在第3-4周达到顶峰,可以自愈或反复出现,具有可逆性,可随治疗终止而消失。
其中,伊马替尼发生皮疹的概率大约在15%左右,根据严重程度分级如下:
1级:丘疹和脓包/斑丘疹小于10%体表面积,伴有或不伴有症状(瘙痒、敏感、发热等);
2级:丘疹和脓包/斑丘疹10%-30%体表面积,伴有或不伴有症状,有心理障碍,影响工具性日常工作;
3级:丘疹和脓包/斑丘疹大于30%体表面积,伴有或不伴有症状,个人处理能力受限,需口服抗生素等药物;
4级:丘疹和脓包覆盖在任何体表面积,伴有或不伴有症状,需服用抗生素等药物,危及生命;
5级:死亡。
在一定程度上,皮疹的出现提示疗效的产生,然而,严重的皮疹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,甚至导致治疗用药中断,影响最终疗效,为此,适当的有效治疗干预措施,能够为伊马替尼等靶向药治疗保驾护航!
备注:
关于本文还有疑问或建议,
慢粒病友会
长按识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