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。自古以来民间有“生姜治百病”之说。姜味辛、性微温、气味轻、无*,四季不缺,生拌、盐炒、做汤均可,也是餐中不可缺少的佐料。古医书介绍姜能益脾开胃,止呕,温经散寒,解头疼、发热,调理痼冷沉寒、霍乱腹痛、吐泻之疾等。现代研究表明,吃生姜有兴奋、排汗降温、提神等作用,可缓解疲劳、厌食、失眠、腹胀、腹痛等症状。
夏天炎热,人们习惯贪凉,喜服寒凉之品,夜间又感受夜寒,易产生暑湿,影响脾胃,唾液、胃液的分泌会减少,因而影响人的食欲,所以夏季人们常出现胃口不好,少食口腻。
不过夏季吃姜,应该注意许多用法宜忌。
生姜皮和肉不同功效
生姜的皮和肉是一对阴阳,姜皮辛、凉,姜肉辛、微温,姜皮止汗,姜肉发汗,姜皮行水消肿,姜肉解表散寒、温中止呕、化痰止咳。
这些人不宜长期食用
凡属阴虚火旺、目赤内热者,或患有痈肿疮疖、肺炎、肺脓肿、肺结核、胃溃疡、胆囊炎、肾盂肾炎、糖尿病、痔疮者,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。
留姜皮则凉,去姜皮则热
一般做菜用姜需带皮吃,以免寒热偏性;食用苦瓜、芹菜、螃蟹等寒凉食品时,应去姜皮;烹调羊肉、火锅等热性菜肴时,最好是不去皮;受了风寒,喝姜汤发汗,自然是去皮为好;女性常用来养生的红糖姜茶在制作时也应去皮;用生姜治疗脾胃虚寒,引起的呕吐、胃痛等不适时,姜皮应去掉。
夏天并非姜吃得越多越好
夏季天气炎热,人们容易口干、烦渴、咽痛、汗多,生姜性辛温,属热性食物,夏天火热,过食生姜有耗液伤津的弊端。因此,适当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