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方道
xxfd、米醋泡脚:脚汗脚痒《本草纲目》载:米醋……消痛肿、散水气、杀邪*,理诸药,消*。"由此可见,米醋具有散水、除湿、消*杀菌的作用,对于脚趾部位出汗、潮湿、发痒有一定作用。
方法:将1千克(两斤)米醋倒在盆里泡脚,每晚睡前泡10-15分钟。
2、胃反酸:吃芝麻每次饭前吃上几口芝麻,坚持5~6天胃反酸的情况会明显好了很多。
3、黑木耳香米粥:痔疮方法:野生黑木耳25克,香米克。将野生黑木耳泡发洗净后切成小块,香米加水熬熟,再将木耳块添入,开锅即可食用。
每日早晚各食1次(1~3碗),连续服用15~20日。
本方不但适合痔疮出血时服用,也适合于其他各种出血症患者服用。方中香米亦可用黑米代之。
4、葱内膜:鸡眼方法:先将脚放在热水里泡15~20分钟,然后用剪刀将鸡眼周围的坏死白皮剪掉,再用带浆的葱皮擦鸡眼口周围,最后将葱内膜贴到鸡眼口上。
为防止葱掉下来,可用橡皮膏将其固定住。隔一天重复一次。
5、黑芝麻小金橘饼:冠心病黑芝麻补肾,含大量维生素E,可软化血管,是中医有名的益寿药;
金钱橘又称长寿果,常用于宽胸理气,用于心胃气痛。这两味药一宽上,一润下,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。
方法:取黑芝麻30克,小金橘饼3个。每日临睡前嚼服。
6、醋泡黑豆:心脑血管病方法:将上好的黑豆洗净,凉干,用好醋泡一个星期后即可以吃。早、中、晚空腹吃,每次15粒。长年坚持必有好处,延年益寿。
7、姜糖苏叶饮:感冒方法:生姜、苏叶各3克,冰糖15克,将沸水冲入浸泡10分钟,趁热喝完,每日2~3次。
此方对于吹空调受凉的感冒、周身不适,无汗,胸闷不舒,头重身倦适用。
8、吃西红柿:口腔溃疡很多人经常患口腔溃疡,常吃西红柿可以帮助很好的预防和缓解口腔溃疡。
9、苦丁茶:头痛苦丁茶是用冬青科植物苦丁茶的叶炮制加工而成,在古书上称“皋卢茶”,是药饮两用的珍品。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就载有该药性味“苦、平、无*,南人取作茗,煮饮”。此药具有散风热、清头目、逐风活血的作用,是对付风热头痛的妙品。
10、搓耳朵:耳鸣方法:每天搓耳朵至少3次,只要有时间就搓。先搓耳廓前部,就是靠脸近的地方9下,从上而下,然后是耳廓后部,也是9下,从上而下。
搓完耳朵后,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孔三两秒钟,然后松开。
11、搓腰眼:尿频摩擦肾俞穴(即腰眼)对尿频不错。
方法:晚上临睡前,坐在床上,双脚下垂,宽衣解带,舌抵上腭,调匀呼吸,收腹提肛,两手对搓发热后,紧按腰眼,用力上下搓次,次数越多越好。
12、生姜汁擦患处:脂溢性皮炎中医认为,本病与湿热内蕴、外感风邪有关。生姜有解表散寒、祛风除湿的功效,可用于脂溢性皮炎,对属湿性的效果更为理想。
方法: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,用纱布包裹拧出姜汁。先用温水清洗患处,擦干,再用棉球蘸姜汁反复擦患处,每天1-2次。
13、空腹生吃鱼腥草:结肠炎结肠炎多是由于湿热*邪蕴积肠道所致,而鱼腥草具有清热解*、消肿排脓的作用,可用于湿热*聚肠道的结肠炎。但鱼腥草性寒,不属于者慎用。
方法:鱼腥草,洗净舂细,空腹生吃,每天2次,每次10克左右,忌吃猪油和肥肉。
14、鞋里装包川芎粉:足跟痛川芎具有行气开郁、祛风燥湿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方法:足跟痛,可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,分成3份,装入小布袋内缝好。将药袋装入鞋里,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,每次用1袋,3袋交替使用,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。
15、大枣绿豆:皮肤瘙痒方法:取大枣20枚、绿豆克、猪油一匙、冰糖适量,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,每天服一剂,分次服下。
16、蜂蜜泡大蒜:哮喘方法: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~90头洗干净,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。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,每天吃一头。
17、核桃黑芝麻桑叶:失眠方法:核桃仁、黑芝麻、桑叶各50克。捣烂如泥,做成丸,每丸3克。每次服9克,每日2次。适用于失眠较久的人。
18、金银花茉莉花茶:慢性咽炎中医认为,慢性咽炎可由阴虚火旺、痰阻血淤、阴虚津枯等所致。
金银花清热解*,凉散风热;茉莉花发散风热,枸杞子滋补肝肾,润肺止咳,三药配合,共奏滋阴清火之功,对阴虚火旺所致慢性咽炎较好。
方法:金银花、茉莉花、枸杞子各3克,胖大海1枚,冰糖适量。用开水浸泡5-10分钟即可饮用,每日1-2次。
19、咽部含枇杷蜂蜜:顽固性咳嗽枇杷既可食用又可入药,与蜂蜜配伍,具有润肺止咳、化痰和胃、利尿清热等功效,用于顽固性咳嗽会有一定的疗效。
方法:鲜枇杷洗净晾干,放蜂蜜密封后置于阴凉处,泡至枇杷脱色。取枇杷蜂蜜1汤匙,含于咽喉部慢慢咽下,暂不喝水、吃东西。每日3次。
20、艾叶鸡蛋汤:胃痛艾叶有温胃止痛的功效,对于寒性便秘也有较好的作用。
方法:艾叶干品10-15克,或鲜品30克,洗净切碎,鸡蛋3个打在碗里拌匀;
接着把艾叶放进碗里和蛋液一起搅拌均匀,然后在铁锅里放油,待油烧热后将艾叶蛋液放入炒至半熟,加入干净水毫升,煮沸5分钟即成。舀出后待其稍凉,渣水共服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仅做信息分享,不作为医疗建议、推荐或指引。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
大家一起共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