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皮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三伏天还剩一半,提醒抓住以热逼寒的养
TUhjnbcbe - 2022/11/20 1:06:00

三伏天已经过去了一半,你的养生计划提上日程了吗?

俗话说,“进入小暑,上蒸下煮!”,外加上入伏后,高温、高热、高湿的“桑拿天”也频繁出现,热浪袭人,酷暑难耐,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。

但是三伏天是养生人士很喜欢的时节,抓住这个好时机,百病都能消。

什么是三伏天?很多人还不知道!

何为三伏呢?“伏”是阴气受阳气所迫,藏在地下的意思。

而三伏包含了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是中部地区在一年里面最炎热的30-40天,它是按农历计算的,时间大约是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之间。

对此,古人早有说法:“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(初伏)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(二伏)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(三伏),每伏十天共三十天。”也有特殊年份的“中伏”为二十天,则一共是四十天。

抓住“以热逼寒”的养生好时机

俗话有说“冬养三九补品旺,夏治三伏行针忙”。

在中医理论里,“冬病夏治”的理念有悠久的历史。

而三伏天是阳气最足的时候,借助三伏的外力,让人体的毛孔张开,将人体的寒湿祛除,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。

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虚寒体质?可以对照自测一下。

体质虚寒有哪些表现?

1、平时吹空调多了,感觉毛孔都在冒寒气,肩膀疼、肩背肌肉板结,腰酸腰冷、膝关节发凉;

2、脾胃虚寒,胃疼胃胀、喜欢喝热水,吃凉的东西就拉肚子;

3、动一下就感觉疲劳乏力,小肚子和大腿上赘肉多;

4、女性手脚冰冷、小肚子发凉,宫寒痛经;

5、男性腰膝酸软,无精打采。

如果你恰好也有以上这些问题,可要好好把握即将来临的三伏天,利用三伏的「热」,来融化身体里的「寒」,将藏在身体深层的寒气赶走!

三伏天的养生小妙招,为家人收藏起来吧

《内经·四季调神大论》中有讲到:“春养生气,夏养长气,秋养收气,冬养藏气”。说明人的真气(基本的精微物质),一年四季都需要调养,在每个季节,都需要有所侧重。

1、饮食调养

建议选择苦瓜、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菜水果;牛奶性微寒,不但可以补水,还能滋阴、解热*,也是“去心火”的好选择。

另外还适合喝药食两用的花草茶,如:胎菊、甘草、枸杞、决明子,调理心火,效果尤为明显。

胎菊:降心火、养目清肝;

决明子:清肝明目,泻火、平肝阳;

枸杞子:清肝明目,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;

甘草:用于心气虚,心悸怔忡以及脾胃气虚,倦怠乏力;

以上材料组合一起饮用,有助于减少肝损伤,肝会慢慢变好的。

2、平心静气

炎热的夏天,容易引起心火。让人出现一系列烦躁焦虑、激动、失眠等症状,而这在医学上,被称为“夏季情感障碍”,保持心态平和,能够让心火平静下来,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。

3、多补水

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。冬为阴,夏为阳,夏季阳盛阴衰,阳气欲升欲旺,体内寒气易解。

三伏天稍动就大量出汗,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,按出汗量饮水,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,而要定时喝水,白开水、茶水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。

夏天很多人食欲不振,还会有很多肠胃毛病,老中医推荐:用丁香、大麦、砂仁、桂皮、红枣、干姜6种食材泡水喝,健脾又养胃。

丁香:

丁香能养胃健胃清胃*、并可杀菌除口臭。缓解胃寒、排除*素等奇效、是难得的养胃佳品。

砂仁:

砂仁味辛性温,归脾、胃、肾经、可化湿开胃,温脾止泻,理气安胎。

大麦:

大麦味甘、性平、能去食疗胀、消积进食、平胃止渴、大麦含有人体所需的、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、可助消化、解油腻、养胃、暖胃、健胃。

干姜:

干姜性热,味辛,归脾、胃、心、肺、胃经、属于我国的传统中药材、脾胃虚寒的良药、能调理脾胃,暖胃暖身,促进健康。

4、坚持泡脚

对于长期手脚冰凉的人,可以在三伏天这段时间,晚上用40℃左右的艾叶煮热水泡脚15~20分钟,水超过脚踝到达小腿为宜,有散寒除湿、引火下行的效果。

如果吹空调着凉,有感冒的前兆,可以煮生姜水泡脚,可以驱寒温阳,以微微出汗为宜,忌大汗淋漓。

泡脚的同时可以搭配脚部按摩,比如在脚心(涌泉穴)、脚趾、脚跟(昆仑穴)处细心找找有没有痛点,每个痛点处按揉3~5分钟,效果会更好。

最后,还要注意休息,夏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,晚睡也要在夜里11点前,中午保证一个小憩,子午觉搭配,会更适合三伏天。

#三伏天#

身上出现“3黑2臭”,可能肝脏已经“烂如渔网”,愿你一个不占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三伏天还剩一半,提醒抓住以热逼寒的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