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知道,老淮安的饮食文化是很丰富的,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,其菜品主要以咸鲜、清淡为主,更讲究刀工、火候......但在老淮安饭桌上的“十八怪”,小伙伴你们都知道吗?
第一怪
饭前掼蛋赛一赛
老淮安人流传着一句话“饭前不掼蛋,等于没吃饭”,足见淮安人对这一扑克游戏的喜爱。掼蛋起源于老淮安南闸镇,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,逐渐成为淮安的城市名片。
第二怪
板闸皮肚是头菜
皮肚是猪的肉皮再制品,口味独具特色,系淮安区的土特产品。淮扬菜讲究的就是“淮产烹淮菜”,改革开放前,烩皮肚作为喜宴“头菜”一统宴席多年。
第三怪
淮山鸭羹传后代
淮山鸭羹是老淮安传统名菜,传说,这道名菜与清代著名医学家吴鞠通有不解之缘。
此菜山药软糯,鸭肉酥烂,羹汤香浓烫鲜,具有滋五脏之阴,清虚劳之热,补血行水,补气健体,养胃生津,润肠通便之功能。于是,民间就将这一处方演变为饭桌上的一道医食同工的传统名菜,流传至今。
第四怪
软兜长鱼用脊梁盖
我们知道,这个“软兜长鱼”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,为新中国开国第一宴上的菜品,用料必须是*鳝的脊背肉。
据说,古代汆制长鱼,是将活长鱼用纱布兜扎,放入带有葱、姜、盐、醋的沸水锅内,汆至鱼身卷曲,口张开时捞出,取其脊肉烹制。成菜后鱼肉十分醇嫩,用筷子夹起,两端一垂,犹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带。
食时,可以汤匙兜住,故名“软兜长鱼”。
第五怪
博里羊肉汤不赖
博里羊肉又叫“贵妃羊肉”:选用本地博里镇优质羊肉,佐以淮山药、生姜、葱蒜、胡椒粉、辣椒、酱、料酒等特料烧制而成。
口味鲜美、风味独特、不膻不腻,春夏食用可健胃补肾、滋阴壮阳;秋冬进补强筋活血,可驱寒度暖,是老少皆喜、四季皆宜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。
清帝下江南时曾食用过,又因羊、杨同音,故别称“贵妃羊肉”。
在老淮安:“先上汤,后上菜,先动勺子后动筷”。
第六怪
淮安茶馓论枝卖
茶馓是老淮安著名的土特产伴手礼之一。清咸丰五年,镇淮楼旁的茶馓名师岳文广,改进了茶馓制法,生产出享誉中外的鼓楼茶馓。
茶馓制作时,用上等精白面,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,绕成四寸多长、一寸多宽的套环(俗称一支),每支呈梳状、菊花形等网状图案,放入麻油锅中泡炸捞出,工艺一气呵成。
第七怪
文楼涨蛋气势帅
文楼涨蛋始创于老淮安百年老店——文楼。它选用草鸡蛋、猪肥膘、面包粉、鸡清汤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。清同治八年(公元年)该店店主陈海仙继承祖代涨蛋经验,发明出文楼涨蛋。
该菜金*油润不结壳、膨松鲜嫩无糊斑,油而不腻有营养,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,具有增强体质、补脑益智、增强记忆力之功效。
年,荣获省贸易厅和省烹饪协会授予的“江苏名菜”称号。
第八怪
钦工肉圆摔不坏
有俗语说:“钦工肉圆撂过墙,拾起还是圆又光;掉在地上跳几跳,吃到嘴里嫩又香”。作为清代著名“贡品”的钦工肉圆,如今是淮安人家常菜中的一道美味。
第九怪
平桥豆腐有鱼脑袋
平桥豆腐是淮扬菜系的“扛鼎之作”,经济实惠,美味可口,食而不腻,清素入肺。据传当年乾隆下江南,经过平桥镇时,当地富商用鲫鱼脑和鸡汤调味,烧制出平桥豆腐,让乾隆皇帝赞不绝口,成为淮扬名菜。
第十怪
淮饺馄饨誉海外
淮饺是极富老淮安特色的风味小吃。
馅精选猪前后腿精肉,剔肥去筋,以刀背斫成肉酱,加入青葱粒、生姜汁,和入麻油、白抽酱油、竹笋等配料搅拌成肉糊状。其皮薄如纸,馅细无渍,在沸水中煮熟后,放入泡以炒米的皮骨汤碗中,浇上麻油,撒上胡椒粉、青葱花。
淮饺入口爽滑,味道鲜美,令人垂涎。过去的老淮安人有早餐吃淮饺,晚上泡澡堂的习惯,是谓“早上皮包水,晚上水包皮”。
第十一怪
小壶喝酒比茶快
老淮安人常说:“壶中小天地,人生大舞台”,人们重情重义,也识酒、好酒,都说“酒品如人品”,酒桌上处处流露出老淮安人的真性情,酒过三巡后便是推杯换盏,不断将酒席气氛推向高潮。
第十二怪
朱桥甲鱼是汤菜
朱桥甲鱼羹是淮扬菜甲鱼系列菜肴中的代表。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,就以“醇、鲜、肥、美”著称,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。
正宗的朱桥甲鱼羹所用的甲鱼应是朱桥马塘野生甲鱼,配以水发干贝等原料精心烹制而成,以其肉质鲜嫩、汤鲜味醇、香气四溢而独具特色。
第十三怪
蒲草做成招牌菜
“蒲菜佳肴甲天下,古今中外独一家”。蒲菜的烹调方法很多,可凉拌、素炒、荤炒,也适宜炝、扒、烧、炖、煮、焖,还可以做汤、制馅、熬粥等,味道极好,老淮安人能做出几十道精美的蒲肴。
第十四怪
顺河百叶好搭菜
百叶,亦作千浆皮子、百页,千张等。顺河百叶是老淮安顺河镇的特产之一,形薄如纸、色*白,可凉拌、可清炒、可煮食。热水起开,放入少许碱粉,倒入百叶,煮沸,加入猪油,放入葱花、姜米,小火煸香,倒入鸡汤后再加入干丝,煮沸,勾芡,由于淀粉的糊化作用,提高了汤汁浓度,使汤菜融和,增加滋味,淋上麻油既成。
第十五怪
文楼汤包管当筷
“轻轻提、慢慢移、先吸汤、后吃皮”。道光年间,淮安河下镇上的老店文楼出了一味美食——文楼汤包,厨师陈海仙改进烹饪技艺,将包子改成汤馅,皮薄透明而不破,口张汤满而不溢。
汤料选用蟹*、老母鸡汤、鸡丁、猪五花肉、虾米等20种原料拌制而成。
第十六怪
紧吃不坏大头菜
老淮安的大头菜已有八九百年历史,这跟本地在历史上曾是盐运中心和江淮纲盐集散地有很大的关系。
其脆性大、鲜度高、色泽好、咸嫩适口、香味浓郁。
老淮安大头菜需经十余道工序腌制,陈年老卤是其精华所在,以前曾有十斤酱油换不到一斤老卤的说法。
第十七怪
阳春面条情常在
来碗阳春面,寓意常(长)来常(长)往。老淮安人喜欢以一碗素净的阳春面作为宴席的收尾主食,寓意朋友情谊如这碗面一般连绵不断。
传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至淮安,避开百官,品尝了面摊上的清汤面,金灿的油花和点点翠叶却让他赞不绝口,赐名“阳春面”,沿用至今。
第十八怪
青萝当作水果卖
冬季到老淮安,外地游客经常会发现老淮安的水果店里有一种青萝卜销售,这种萝卜含水量高、肉质脆,根呈圆柱形,通体青绿,顶端往往留着少量深紫的叶芽,食用起来脆甜爽口,这就是老淮安地方特产——青萝卜。
出生于扬州高邮的著名作家汪曾棋,年少时在淮安中学借读时生吃过老淮安青萝卜,他认为比后来吃过的天津青萝卜口味要好。